渝北数字化建设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

区数字化城管中心大数据信息收集后,及时解决了数据谷中学门口的路灯问题 记者 胡瑾 摄

本报讯(记者 王彦雪)如今,走在渝北的大街小巷,市民会真切地感受到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效果,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加不少,赢得了广泛认同。

时间进入冬季,天黑得早,每当夜幕临近,数据谷中学门口的路灯就自动齐刷刷亮了,照亮了学子们的安全回家路。

“以前学校门口有好几盏路灯不能照明,孩子们放学出来很不安全。”不少家长说,通过向区数字化城管中心进行反映,很快解决了这一问题。如今,通过该中心进行大数据信息收集,诸如井盖损毁、路面破损、线缆外露等城市治理症结,都能够及时反映给相关职能部门,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数字化技术应用提升的不止是城市管理硬件效果,基层社会治理软实力也在同步提升。

小区哪里消防设施出现问题,立即预警通知社区专人前来处理;高层建筑一旦出现高空抛物,立即可以通过监控找到肇事者;辖区哪里出现突发事件,可以立即调集就近力量进行现场处置……对于龙溪街道嘉州社区的居民来说,这些智能治理手段早已融入了他们的生活中。近年来,嘉州社区将智慧消防、智能门禁、智慧天网等子平台接入区综治信息系统,形成“智能驾驶舱”,实现了矛盾纠纷云化解、安全隐患云巡防、工作力量云调度、关爱服务云上线,基层社会治理的速度和效果赢得了居民的点赞。

数字化带给基层社会治理的转变不仅出现在城区,田野乡村也因此而受益。

“这些都是镇里免费给我们装的摄像头,遇到事情,那是真管用!”近日,说起高科技给乡村治理带来的改变,兴隆镇兴隆社区居民邓霞告诉记者。如今的兴隆镇,全镇范围内,各村、社区的房前屋后、临街商店、十字路口等区域均安装有摄像头,形成了乡村“小天网”。当地通过“小天网”连接的数字乡村管理系统,可以实时查看各区域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等情况,去年,也正是在“小天网”的帮助下,社区干部成功找到了将擦炮扔到邓霞家里的小朋友,并对其进行了安全教育,杜绝了类似问题再度发生,化解了原本横亘在居民之间的纠纷,营造了辖区平安建设的良好氛围。

当下,数字化手段已经融入渝北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围绕“衣食住行”等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打造了一批在全国都有影响力的品牌,譬如嘉州“智慧安防社区”、洛碛“移民平安社区”获评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示范案例。

同时,我区还通过结合基层派出所“两队一室”警务改革,深入推进“警网融合”,在全市率先打造了6个涵盖不同场景的“平安驿站”,24小时守护平安、服务群众,提升社会治安动态管控力。

另外,聚焦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业务需求,加快建设多跨场景应用。比如,通过积极探索中心“一网统管”机制,渝北区实现了区级中心全覆盖部署,通过完成数据驾驶舱、数据工作台、掌上指挥室能力开通,在全市率先实现区级中心地图与基层智治中心的挂接跳转,完成区县专题集成页面开发。从去年8月启动推广使用以来,我区基层治理中心使用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已处置事件2.7万余件,办结率达到99.9%,线下“一中心四板块”建设实现全区镇街全覆盖,强化三级中心流转能力。


编辑:渝北陈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