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社保中心退休审核科工作人员到街道劳保所指导业务
图片由本报记者 杨青 摄
□本报记者 杨青 通讯员 周若琰
“我的退休金终于拿到了!太感谢你们了!”近日,在区社保中心退休审核科的多番帮助下,退休职工李云富领到了他的第一笔养老金,他激动地将一面写着“为民办事尽职尽责为民解忧热情周到”的锦旗送到了退休审核科。
今年以来,区社保中心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经办质效作为工作重点,从参保人员切身利益出发,从退休人员最关注的事项着手,通过前置档案审核关口提速办理,关联事项打包办理,高频业务下沉镇街就近办理,全面提升退休事项办理效率,实现了全区养老保险退休手续“提速办”“打包办”“就近办”。
档案预先审核 退休办理提速
“区社保中心上门预审档案,一天时间就完成了我们全年60多名临近退休职工的审核工作,还现场反馈结果,列出‘问题清单’,方便我们提前为退休职工补充资料、完备手续,大大节约了我们公司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为他们点赞!”近日,在享受了区社保中心上门预审服务后,西南合成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行政负责人陈俊感慨地说。
退休档案审核,涉及对退休人员参加工作时间、出生年月、工龄、档案工资等多个事项进行确认,直接影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是退休业务审核中最重要、最耗时的环节,也是参保人员最关切的部分。
如何提高退休业务审核速度?如何让企业经办人员少跑路?如何让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等待时间缩短?这些一直都是区社保中心退休审核工作最棘手的问题。
为此,今年以来,区社保中心组建退休档案预审小组,设立了“档案预审窗口”,开始推行退休档案预审工作。有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可以提前将人事档案资料送至区社保中心申请“退休档案预审”;对于年度退休人员较多、档案审核量大的企业,也可以向区社保中心预约“退休档案预审”上门服务。
据悉,自档案预审工作开展以来,区社保中心已为100余名参保群众提供了档案预审工作,为重庆鸽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西南合成制药总厂等多家企业提供了上门预审服务,让企业办事体验度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关联事项打包 退休只跑一次
“我这个月就要退休,但是原来在外省参加的养老保险,早几年转在江北区了,这种情况今天是不是办不了退休了?”在区社保中心,临近退休的王先生着急地询问道。
“您直接填写职工退休社保表就行了,我同时把养老保险多账户合并业务一起帮您办了。现在不需要您到江北转,也不需要到其他窗口办理,我们实行‘打包办’。”窗口工作人员熟练地回答。
这样的对话背后正是人社关联事项“打包办”的贴心服务。近年来,区社保中心依托“智慧人社”系统平台,将“职工退休申请”、“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等7项退休相关业务打包办理,并精简申请材料,从原有的18项精简到5项,实行前台一次受理,后台分别审核。
同时,区社保中心还将养老待遇账户信息变更、养老待遇资格认证的相关业务,委托辖区内76家社保卡合作银行网点办理。退休人员在合作银行网点更换社保卡,可以同时申请办理养老待遇账户信息变更,也可以在银行网点取养老金时,顺便办理养老待遇资格认证,真正实现了就近、就便、“最多跑一次”。
业务下沉镇街 退休就近受理
“没想到在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就把退休手续给办完了,一点儿都不用排队,真是又快又方便!”近日,刚办完退休手续的游女士高兴地说。
据区社保中心退休审核科科长伍励介绍,近年来,我区退休业务受理量持续增长,预计2023年将新增退休人员1.6万人。为了解决退休业务集中办理、排队时间长的问题,也为了让退休人员能够少跑路,今年5月起,我区将无视同缴费年限的正常退休、病退休和农转非人员退休等6项简单高频养老待遇业务,全部下沉至镇街劳保所办理。
“我们专门成立了下沉业务指导小组,每月深入各镇街劳保所现场培训、帮带指导,确保下沉业务能够接得住、办得好。”伍励表示。
据统计,自退休审核业务下沉镇街以来,全区各镇街劳保所已受理相关业务3300余件,切实提高了退休业务办理效率。
此外,今年8月,区社保中心又为全区357个村居、76个银行网点的社保员开通了养老待遇查询等15项新增业务权限,简单高频社保业务可以就近在社区、银行网点办理。
“接下来,我区将进一步深化‘15+5’社保便民服务圈建设,推进社保公共服务打包办、网上办、就近办,为参保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更高效率、更有温度的经办服务。”区社保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