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上半年经济持续向好

实现GDP1184.3亿元 总量居全市第一

□本报记者 杨青

image.png

地区生产总值1184.3亿元,同比增长3%,总量排名全市第一;规上工业完成产值1666.7亿元;新增软件企业376家,规上软件业务收入67亿元;197个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22亿元,投资完成率55.6%;全区新增市场主体2.1万户,总量达19万户……

今年上半年,渝北区交出了一份富有“含金量”的半年成绩单,成绩单背后是渝北经济的持续复苏。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渝北区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着力抓项目促投资、抓服务强企业、抓招商增后劲。2023年上半年,渝北实现GDP1184.3亿元,与2022年上半年相比增加了102.53亿元,GDP名义增长9.48%,是重庆市唯一一个体量超千亿元的区县。

支柱产业引擎作用凸显

重庆生产的汽车,每4辆中就有一辆产自渝北;全球每16台手机中,就有一台是“渝北造”。

汽车和电子,是渝北的两大“头部产业”。

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渝北在已有的基础上,全力推进这两大千亿级产业迭代升级。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渝北电子产业实现总产值855.8亿元,汽车产业产值达505.2亿元,支柱引擎作用充分凸显。

汽车是渝北的引领性产业之一,随着不断的壮大和发展,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效应正持续显现,上半年汽车产业表现强劲,频频传来新进展:长安汽车渝北工厂置换及绿色智能升级建设项目是引领渝北汽车产业迭代升级的重点项目,达产后,年产新能源整车28万辆、年产值超500亿元,助推渝北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能源汽车电驱动行业领先企业——大洋电机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项目”落户渝北,让渝北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成功申报市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产业集群、国家级北斗应用产业集群,渝北汽车产业细分领域的专业化、特色化不断提升。

电子产业今年上半年也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多家企业成绩突出,纬创资通产值同比增长61.3%,OPPO(重庆)产值同比增长8.6%……与汽车产业形成“双翼”发展的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数字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一年来,重庆深入实施软件产业“满天星”行动计划,加速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数字重庆建设赋能。

渝北区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按照专业园区、存量楼宇“两手抓”的思路,进行“一核两区”的产业空间发展布局,倾力打造千亿级软件产业集群,取得积极成效。

作为渝北区软件产业集群的核心引擎,仙桃数据谷已完成投资约100亿元,建成商务楼宇170万平方米;累计注册企业1448家,入驻企业309家,其中软件企业250余家,正在紧锣密鼓开展中国软件名园创建工作。

仙桃数据谷发展成效斐然,并非偶然。为加快打造“一核两区”,一年来,渝北区通过加快楼宇收储利用、持续培育特色“名楼”和创建“名园”等举措,着力扩大、优化软件产业发展的承载空间,为引进、培育企业提供优质载体支撑。目前,渝北区已累计收储楼宇25.6万平方米、使用16.3万平方米;成功创建市级软件产业“满天星”示范楼宇1个,打造区级软件产业“满天星”示范楼宇15个,成功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域)1个。

作为制造业大区,在数字化浪潮之下,渝北还着力推动传统制造产业数字化升级,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全面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

在渝北的南方英特,通过构建制造执行系统推动生产流程再造,使运营成本下降27%、生产效率提高52.7%;驰骋汽车在大量运用机器人后,产能提升3倍,质量合格率由85%提升到99%;重庆泰山电缆联合浪潮云洲(山东)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以工业互联网机器视觉技术实现生产智能化,实现机器替代人工,节省用工30人,排线效率提升40%。

这是渝北区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生动案例之一。近年来,渝北区以数字赋能,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主线,以数字化应用为牵引,为渝北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活力。今年上半年,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总量排名全市第一。其中,软件信息业保持高位高速增长,新增软件企业376家,规上企业完成营收67亿元、增长11.4%,总量排名行政区第二。

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加快释放,正在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

重点项目投资持续放量

今年以来,一批重大基础设施、产业项目投资持续放量,成为全区投资增长的“压舱石”。

在项目投资拉动中,渝北深度谋划了一批完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补齐发展短板的重点项目。在今年的197个项目中,产业发展类项目就占了99个,年度计划投资254亿元。产业项目涉及战略性新兴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创新创业基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城市综合体5类项目。上半年,长安渝北工厂置换及绿色智能升级项目、浪潮工业机器视觉总部、材主在线重庆研发生产加工基地、宏捷盛汽车零部件项目、重庆睿福来科技有限公司厂区、顺丰西南运营总部一期快件分拨中心等已开工建设,并迅速形成实物工作量。

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是渝北今年重点项目建设中的第二大重点,共有108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45亿元。上半年,石坪体育公园、空港实验中学、龙塔实验学校、仙桃数据谷三期、悦港北路空港新城段、城市断头路建设、川渝高竹新区科创基地等25个项目投资完成率已超过70%。

重点项目扎实推进,投资拉动强劲有力。今年上半年,35个市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50.5亿元、投资完成率57%,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197个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22亿元、投资完成率55.6%,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此外,基础设施投资和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4%、36.6%,分别较一季度上升3个百分点、4.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6%。

招商引资同样实现“双过半”,新签约项目27个,新增到位资金137.7亿元、增长24.1%,为渝北高质量发展积蓄了能量。

市场主体活力增强

今年上半年,渝北区企业群体也持续壮大、实力不断提升。

据了解,全区新增228家专精特新企业、8家小巨人企业,新增金山科技等16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培育科技型企业316家。其中,专精特新企业产值增长7.8%。全区新设立各类经营主体2万多户,同比增长13.4%,上半年经营主体增量居重庆市第一。截至今年6月底,渝北区经营主体总量突破19万户。

市场主体增长的背后,正是渝北区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发展竞争新优势的不懈努力。

良好的准入政策让企业落地更加便捷。渝北区创新推出“五办五服”“保姆式”延伸服务、免费刻制公章、“政银合作免费办”等便民服务模式,企业开办时限已经压缩至0.5个工作日,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许可办理时限全市最快。实现开办企业“零成本”,3年来共计为3.6万家企业节约成本300余万元。

今年来,渝北区不断实现手续简、环节少、成本低、效率高的营商登记制度改革新突破,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及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装上了“加速器”。目前,已为129家企业办理“一照多址”登记备案,全区40个集群注册园区注册“一址多照”经营主体3200余家。推行歇业登记“当场办”、歇业退出“简易办”,企业简易注销公告时间从45天压缩至20天,市场新陈代谢加快,为辖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编辑:渝北聂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