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爆火出圈一起来领略古诗中的渝北

美丽的玉峰山

冯时行陈列馆   本组图片由区文旅委提供

“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今年暑期热映的国产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被观众誉为“一部独属于中国人的、极致浪漫的电影”。电影中,出现了许多古诗,这些古诗有诗人们的诗情豪意,有祖国的大好河山,也有家国情怀……渝北在历史的长河里,也有不少文人墨客用诗词歌赋赞美渝北。

地处重庆主城北部的渝北,历史上曾属巴国、巴郡江州县、枳县、巴县、渝州、重庆府,曾名江北厅、江北县,群山起伏,古树参天,流水潺潺。

在漫长的岁月中,谁为渝北写下第一首诗歌?有人说是渝北洛碛镇人、宋代文学家冯时行。“天行明月地行水,水月相去八万里。天公大力谁能移,月在水中天作底。”这首《信相院水亭》正是冯时行写于洛碛。

说来有趣,今天的洛碛原名“乐碛”,而乐碛之所以改名,还与冯时行有关。南宋绍兴十四年,冯时行因主张抗击金国入侵,得罪了朝廷权贵,在万州被罢官削职。回到老家后,一气之下他将原籍“乐碛”改为“落碛”,之后演变成现在的“洛碛”。

此后,渝北古诗的历史,或因战乱,史料丢失等原因,留下了一大段空白,直至清代。

因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在渝的外籍官员及本土文人的创作,令渝北古诗迎来了繁荣之景。清乾隆年间的巴县知县王尔鉴在渝期间,山清水秀的渝北也曾令这位被贬的“七品芝麻官”陶醉,在他评定的“巴渝十二景”中,就有“桶井峡猿”(后更名为“统景峡猿”)“华蓥雪霁”两景在渝北。

华蓥山最美的是它的雪景,冬雪初霁之时,点点白雪,在丛林翠霭中似有还无,如碎琼乱玉,掩映于群山之间,美不胜收,王尔鉴就被其深深吸引,禁不住发出感慨,“渝州气暖,冬无积雪,独此玉宇高骞,霁色晶莹……”他更是写诗直抒胸臆——“最爱华蓥雪,新晴映玉林。何须披鹤氅,无事待立阴。长啸联风月,空山自古今。光流尘不染,清响度崖音。”

清人周绍缙的《华蓥雪霁》直接写了自己进入山中的感受——“霁雪浮林光,深山悦鸟音。行行访幽人,策杖山之岑。”清代高僧寂昆则采取由远及近的写法赞美“华蓥雪霁”:“远看露光辉,近瞻增皎洁。山深人不知,中有秦汉雪。峡来隘于桶,屈曲潜淸溪。古木滃绿云,终日猿啼啼。”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任重庆知府的王梦庚用寥寥数语生动描述了“桶井峡猿”的美景。彭伯通编的《重庆题咏录》一书记载王尔鉴初到桶井峡时就被眼前的情景震惊了,于是,这位钟情山水的巴县知县大笔一挥,赋诗一首,“山锁疑无路,崖幽别有天。一溪沿洞入,千树看猿悬。啸月谁为伴,呼云自结缘。移时出峡去,犹听水潺湲。”成就了“桶井峡猿”一景。作为王尔鉴的好朋友,周开丰和姜会照当然不会错过这处优美而又充满情趣的景致,周开丰写下了“桂树千猿跃,窥天一线通。桃源花落处,几度诓渔翁。”的佳句,将猿猴跳跃之景描绘得惟妙惟肖,姜会照有诗作“游云杳杳入山时,古木烟萝夹岸垂。倒影忽惊波荡漾,百千猿挂一枝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跟随王尔鉴的脚步,众多文人也纷沓而至,渝北多山。其中,被称为“渝北第一峰”的玉峰山,自然吸引了诗人们的目光。玉峰山峰含玉润、蔚然深秀,清贡生段树培诗曰:“玉峰若笔立,其上耸仙宫。纡曲一条径,登临万象空。江城看历历,驿路望濛濛。远水列明镜,遥山布画工。”

位于今渝北区大盛镇的白岩山则因独特的山形地貌,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清道光年间江北厅训导宋煊曾作诗《白崖石燕》,形象地展现了这一场景“云崖耸立势崔巍,石燕乘风对对飞。舞处不曾萦綵线,翔时犹自着乌衣。”

在渝北,还有一处地方的瀑布,古代诗人将其与庐山瀑布相媲美,它就是位于龙兴镇排花村箭沱湾的排花瀑布。排花瀑布位于排花洞的出口处,《江北厅志》有这样的记述:“其泉涧涌喷薄,远近望之,如万花飞舞,一落千丈,游观者皆疑之庐山瀑布云。排花瀑布终年不断,丰水期更是如飞珠溅玉。”宋煊曾作《排花瀑布》诗曰:“云岩百尺势高悬,一道流泉破晓烟。银河落时光泻地,玉龙飞处影横天。怒涛陡向峰头去,雪练玉将树杪连。何用更寻庐阜胜,匡庐指点列当前。银河直向秋空落,珠箔遥从洞口悬。欲拟胜游何所似,香炉峰下石梁前。”黄善燨曾作诗将秋日的排花瀑布比喻成美丽的银河、珠帘,令人不禁心驰神往。

本报记者 欧云霄 整理

编辑: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