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 文化共传承

渝北区“5·18国际博物馆日”

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渝北实验中学举行

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流动博物馆展区

流动博物馆展区内展出的巴渝古床

流动博物馆展区内的展品

“川江号子”表演

学生体验渝北剪纸技艺

学生们展示自己亲手制作的插花作品

精彩的演出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小河锣鼓”表演

谭氏面塑非遗传承人教授学生面塑技艺

巴蜀七十二行雕塑展

川剧表演

5月16日,2023年渝北区“5·18国际博物馆日”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渝北实验中学校举行。围绕“讲好文化遗产故事,展现中华文明风采”主题,现场举办了渝北区非遗展演、流动博物馆进校园和“感知非遗·传承文化”互动体验等特色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欢呼声不断。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珍贵文化资源。在《渝北非遗展演》舞台上,小河锣鼓、赵氏武术、川剧、华蓥高腔等渝北区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为广大师生带来了精彩的非遗节目。

在“感知非遗·传承文化”互动体验中,渝北剪纸、谭氏面塑、棕编手工艺、“莳花在野”传统插花、传统纺织技艺和传统拓印技艺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人现场为学生展示并教授传统技艺。

在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流动博物馆展区,《巴蜀七十二行雕塑展》《多彩非遗、绚丽渝北——渝北区代表性非遗项目展》《匠心——巴渝古床艺术图片展》《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碧津美术馆馆藏精品美术作品联展》等4个巡展吸引广大师生驻足欣赏。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广大青少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近距离接触,感受了优秀传统文化所带来的独特美感和艺术价值,进一步增强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尊重与传承,建立起积极向上的民族自豪感,使之成为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社会成员。

文/万桃利 图/胡瑾 摄

编辑: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