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三大抓手” 强化工作举措 走好乡村振兴的茨竹发展之路

——驻茨竹镇乡村振兴工作队扎实开展帮扶工作侧记

驻茨竹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在院坝与村民交心谈心

工作队队员与村民一起采摘水果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胡瑾 摄

□本报记者 蒋婧 通讯员 刘亮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精准发力,久久为功。自2021年5月开展驻镇帮扶工作以来,驻茨竹镇乡村振兴工作队紧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紧盯有效衔接、要素保障、重点领域,突出“三大抓手”,强化工作举措,扎实开展驻镇帮扶各项工作,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定不移走好乡村振兴的茨竹发展之路,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聚智:广泛收集社情民意,积极提供对策建议

“工作队一到镇上,第一件事就是开展调查研究。”驻茨竹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沈晰介绍,工作队用时一个月,走遍了全镇18个村居。每到一个村居,工作队就与村社干部群众深入交流,重点了解掌握各村居基本情况和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情况。工作队尤其重视问计于民,把村民们反映的问题和工作建议一一记录在册,形成了详实的第一手调查资料。

结合调研成果,根据各村居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工作队深入分析思考,并反复征求相关方意见,草拟《关于各村居基本情况、优势不足和下步发展思路的调研分析》,各村居用于对照开展产业发展、组织建设等工作,取得不错成效。同时,工作队还以项目化、清单化方式起草了《驻茨竹镇乡村振兴工作队帮扶工作实施方案(2021—2025年)》,细化了工作举措,让驻镇帮扶工作系统性更强、着力点更准、思路更加清晰。

工作队还高度重视借助专业人士力量。针对茨竹镇重点发展的梨膏、梨酒、青椒佐料、养蜂等产业,积极请教产业大户、行业部门和有关专家,并到周边区县和镇考察学习先进做法和经验。为推动民宿业发展,邀请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知名策展人一起出谋划策。为帮助解决竹峰社区办公楼边坡滑动问题,先后三次邀请工程专业人士现场勘查,确保边坡整治方案科学可行。

引资:多方筹措资金项目,不断注入发展活力

一直以来,工作队牢固树立“投资是第一拉力,项目是发展基石”的理念,多渠道争取资金、申报项目,推动乡村经济加快发展。

经过多番努力,工作队协调渝港公司提供帮扶资金160万元,用于放牛坪村梨系列加工厂改造升级、三江村太阳能路灯安装、竹峰社区办公楼维修等项目。积极引导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实施了咖啡亭修建、户外广告牌新建等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8万元以上。精心策划设计方案,协调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申报山水林田湖草专项资金,打造“生态、产业、景观”为特色的乡村田园,带动周边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与镇里一道,积极谋划放牛坪片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大力推动乡村旅游、体验农业、研学一体融合发展。

工作队还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提供资金项目。积极协调指导企业来茨竹投资兴业,在秦家村成功试种高山羊肚菌10亩,收益达60万元;在同仁村发展锦鲤、龙虾等特色养殖业,带动村集体收益40余万元。协调引进企业前来投资,与放牛坪村梨系列加工厂深入合作,预计年加工产品产值1000万元以上,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0万元以上。邀请重庆云帆义工团等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开展公益帮扶活动。

出力: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扑下身子狠抓落实

心之所系,行之所至。驻茨竹镇乡村振兴工作队始终把困难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持续开展走访活动,共走访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重点关注户、一般农户等600余次,做到“应访尽访”。

每访一处,工作队都详细了解他们收入支出、身心健康、生活出行、饮水安全等情况,积极开展政策宣传,送去生活物资。同时,坚持“群众问题无小事”,积极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农产品滞销、农客停运出行难等问题,主动为患病严重的儿童寻医救治,从点滴小事暖民心。

为落实上级安排部署,工作队制定了清单式的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了责任人、完成时限,并动态调整、打表推进,确保不折不扣抓落实、事半功倍干工作。同时,工作队采取座谈交流、电话沟通、实地查看等方式,经常性督促指导茨竹镇中心工作和重点项目建设,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告知镇相关人员,确保了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沈晰表示,接下来,工作队将继续发挥驻镇工作队在乡村振兴中的“纽带”作用,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全面协同、多点发力,加大帮扶力度,将乡村振兴各项举措落到实处、落到细处、落到深处,持续为茨竹镇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编辑: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