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为民解忧 铸就最美青春底色

——渝北青年民警风采掠影

两路派出所社区民警欧恬歌

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民警易攀(图右一)

茨竹派出所民警时旭东 本报记者 王彦雪 摄

□本报记者 王彦雪 通讯员 刘璐璐

危急关头,他们坚毅果敢,是冲在最前沿的排头兵;面对群众,他们温暖细心、是倾情服务的贴心人……打击犯罪、清查隐患、服务群众,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是民警、是辅警,用汗水、奉献、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精彩青春华章,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刑侦民警易攀——

实干笃定前行路

“金牌追赃”为民行

有这样一名刑侦民警,他以“破案”为使命、以“为民”为初心,始终坚守在打击犯罪和追赃挽损的最前沿。八年间,他参与侦破各类刑事案件千余起,为群众追回损失600余万元,他就是刑侦支队民警易攀,是战友们口中的“金牌追赃人”。

2021年,易攀接到一起电信网络诈骗线索:有两名犯罪嫌疑人藏匿在丰都县实施刷单诈骗。得知情况后,易攀与同事迅速前往当地实施布控抓捕。

由于犯罪嫌疑人具有较强的反侦察意识,在警察抓捕之前就已经删除了关键证据,到案后又拒不交代自己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事实。易攀与同事冥思苦想,迅速转变侦查思路,再次梳理相关线索并从外围证据入手展开调查。经过十余日侦查取证、梳理串并,最终形成了完整、严谨的证据链条,实现“零口供”破案,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

在侦破案件的同时,易攀也在尽心竭力为受害群众挽回损失。2022年,易攀参与侦破一起特大虚假投资理财诈骗案,为了揪出这群躲在网线背后的“黑手”,易攀和同事连续奋战数月,最终远赴武汉将犯罪团伙一网打尽,冻结涉案资金400余万元,为受害人刘先生追回大部分被骗资金。“最开心的时刻就是看到受害人的被骗资金能够追回来,哪怕累点也值得。”易攀说道。

社区民警欧恬歌——

春风化雨解民忧

守好社区“责任田”

扎着马尾辫,身穿藏蓝色警服,走千家、访万户,逢人就能聊几句家常……青年民警欧恬歌,是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两路派出所社区民警。2019年,从警校毕业的欧恬歌进入公安队伍,在师傅的带领下,她下沉社区,凭着一股不懂就问、不会就学的韧劲,从青涩腼腆的新警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多面手”,春风化雨般地解决居民的烦心事。

目前,欧恬歌管辖的社区有1700余名常住居民,居住在此的大多是老年人,出租房屋多,人员流动大……要想得到居民的认可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学习,每一件被解决的小事背后,都蕴含着她付出的大量努力。

辖区居民赵婆婆是一名年近八旬的孤寡老人,靠捡拾废品补贴家用,由于囤积的废品较多,楼道总会散发出刺鼻难闻的气味,左邻右舍对此意见很大。

在了解到居民们的诉求和赵婆婆的特殊情况后,欧恬歌和小区物管协调为赵婆婆找到可以临时放置废品的堆放点,同时还对赵婆婆做起了思想工作,让赵婆婆转变了态度。事后,欧恬歌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帮助赵婆婆打扫房间卫生和清理废品,最终妥善化解了这起“有味道”的纠纷。如今,赵婆婆的生活环境焕然一新,邻里关系也和谐了。

面对赞誉,欧恬歌很谦逊,她说,能够赢得辖区群众的信赖和喜爱,就是对她工作最大的认可。

乡村民警时旭东——

心怀藏蓝平安梦

扎根乡村保平安

走得最勤的是村里的小路,听得最多的是村民的心里话,解决最多的是群众的烦心事……这就是茨竹派出所民警时旭东的日常。在茨竹工作三年多里,时旭东以自己的“辛苦指数”,不断提升着群众的“安全指数”和“幸福指数”。

2022年5月,时旭东接到辖区群众周先生报警,称其家中大量物品被盗。经现场勘查,时旭东在侦查中发现嫌疑人通过技术手段开锁作案,结合案情研判,时旭东很快明确犯罪嫌疑人身份和藏身之处并于当日将其抓获,同时为周先生悉数追回了被盗财物。事后,周先生为派出所的高效破案专门制作了一面锦旗表达谢意。

相比城区派出所,农村派出所警力较少,于是,时旭东几年来身兼数职:刑侦、消防、交通、护学、治安巡逻、反诈宣传……然而,兼职虽多,他却是忙而不乱,在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态势下,时旭东走进田间地头、村民家中、广场、学校展开精准反诈宣传,还充分发挥自己播音主持的专业特长,将脍炙人口的反诈宣传口号录成音频,每日在辖区街道播放。2021年,时旭东为群众带来“沉浸式”反诈宣传30余场,进一步增强了辖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

时旭东一直坚信: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在基层派出所工作不见得惊天动地,但与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息息相关,守护一方平安就是他的从警初心。

编辑: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