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战略性新兴产业 突出产业基础优势

渝北构建双城经济圈现代化产业体系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聚力市委“一号工程”,渝北奋力奔跑。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渝北在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紧盯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产业基础优势,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引领,开了一个好局。

今年一季度,渝北工业投资增长32.6%;启动建设“北斗应用产业园”等一批工业产业项目;签约落户OPPO元时空等重大项目16个,合同投资额224亿元;智慧农业为引领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初现。

渝北,正铆足劲头,在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奔跑冲刺。

汽车电子两大“头部产业”迭代升级

重庆生产的汽车,每4辆中就有一辆产自渝北;全球每16台手机中,就有一台是“渝北造”。

汽车和电子,是渝北的两大“头部产业”。

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渝北在已有的基础上,全力推进这两大千亿级产业迭代升级。

在前不久市招商投资局发布的重庆首个招商投资“赛马榜”中,渝北区正在紧张建设的长安汽车渝北工厂置换及绿色智能升级建设项目,上榜“招大引强十强榜”。

建在渝北前沿科技城内的长安渝北工厂建设项目,占地约1200亩,总投资100亿元。

“这个引领渝北汽车产业迭代升级的项目,是渝北重点项目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渝北区相关负责人说,自开工后,几千名建设者日以继夜地奋战在工地上。

前不久,随着总装、涂装、电池、冲压4个车间同时进行首根钢柱吊装,长安汽车渝北工厂置换及绿色智能升级项目进入钢结构施工阶段,并将于6月完成厂房主体封顶,整个厂区在年底建成投产后,将形成不低于年产28万辆的新能源整车产能。

“这座新工厂以‘智能、效率、低碳’为标签,目前规划生产2款中大型纯电动车和1款紧凑型纯电动车。”长安汽车负责人表示,该新能源汽车生产工厂全面落实企业的“新汽车、新生态”战略,生产车型均为全新电动化架构产品,将运用长安汽车全新推出的电动加持智能网联技术,占领行业市场制高点。

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自身特色鲜明的新能源“智车生态城”,是渝北汽车产业迭代升级的目标。渝北区近日正式印发的《渝北区推进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到2025年,全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年产值将达2000亿元。

与此同时,在前沿科技城内的一批电子产业项目也在加紧建设,提升能级。

临空现代物流产业起跑冲刺

渝北有航空、水运等资源优势,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渝北利用这一独特优势发展的现代物流业,在开局之年正起跑冲刺。

以江北国际机场为核心载体的重庆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上榜“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后,渝北就抓住这一国家战略的机遇,以“港产城一体化”为特色,加快推进提档建设。

据渝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正热火朝天:南部片区C4地块基础设施工程、重庆快件集散中心(一期)等项目已加快了建设速度;北部片区保税港区商贸物流园内的重庆宝湾智能制造供应链、嘉民重庆冷链及医药流通基地、苏宁重庆智慧产业园、普洛斯西南航空智慧物流大枢纽、顺丰西南运营总部项目——物流科技孵化创新产业园子项目等,正全面推进建设;木耳航空物流园内已引进了一批大中型物流企业,有的已开工建设。

规划面积约13平方公里的洛碛物流城,是渝北构建现代物流产业的大手笔。渝北成立专门的建设指挥部,全力干好这个总投资将达100亿元以上的项目。

据介绍,洛碛物流城具有靠港(洛碛港)、临空(江北机场)、缘城(重庆CBD区域)的区位优势,向北服务长寿国家开发区,承接重庆中心城区尤其是两江新区等区域产业转移,具备建成铁路、航空、轻轨交通于一体的多式联运条件,将打造成为集加工、运输、中转、仓储和配送于一体的重庆主城区域性物流基地。

起跑冲刺的临空现代物流产业,将成为渝北继汽车、电子产业后的又一重要骨干产业。

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加快城乡融合

春光明媚,桃树挂果。渝北区大湾镇的桃园里,20余套智能物联感知设备使桃园里管理中的土壤温湿度、生长过程、病虫害防治等都有了“智慧”。这一数字桃园的建设,将提升桃子产量10%,降低人工成本10%以上。

与此同时,大湾镇在深化农村改革中,通过盘活闲置宅基地等,建成上古农耕博览体验园等集农耕体验、研学、科普为一体的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每年将为集体创收100万元。

深化农村改革和数字乡村建设,引领渝北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中打造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已雏型初现。

2022年,渝北被列为全国100个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之一后,全力推动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升建,并以平台搭建为驱动,提速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孵化中心等科创载体。今年以来,结合城乡发展空间、产业功能区规划以及乡村振兴发展需要,按照“串珠成链”“集中连片”“产村融合”“产景融合”的思路,全面打造“一区支撑+四线示范+一园先行”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

立足渝北区位优势、特色资源和存在的短板不足,渝北区委、区政府提出,未来一个时期,在守住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三条底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一区四带、三业七品”(“一区”即农高区;“四带”即渝广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带、古洛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玉矿乡村精品旅游示范带、印放休闲体验农业示范带;“三业”即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七品”即绿色蔬品、特色果品、乳制品、肉制品、调味品、航空食品、民宿精品),做好“土”“特”“产”三篇大文章,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三产融合”要效益,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渝北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加快了城乡融合的步伐。

(据《重庆日报》)

链接>>>

数字化赋能 渝北制造转向“渝北智造”

渝北区的重庆嘉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汽摩配件的传统制造企业。在智能化浪潮下,该企业不断普及数字化装备,在生产制造、质量检测、经营管理各环节均实施了数字化改造,现已将传统手工生产线全部改造成以数控加工中心为核心的数字化生产线,并逐步升级到以信息系统为支撑的第3代智能化生产线。

在渝北的南方英特,通过构建制造执行系统推动生产流程再造,使运营成本下降27%、生产效率提高52.7%、产品不良率降低15%;驰骋汽车则大量运用机器人后,产能提升3倍,用工减少85%,质量合格率由85%提升到99%……

数字化赋能,使渝北制造开始逐步走向“渝北智造”。

渝北是制造业大区,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是其中的支柱产业之一。为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效益,渝北区先后陆续出台《渝北区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智能制造基地建设行动计划》《渝北区智能制造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3)》等政策引导性文件,形成“产业规划+扶持政策+平台载体”的全要素工作机制。

在政策扶持上,渝北区每年滚动安排2亿元左右的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对单个项目扶持比例可达50%、扶持资金最高可达5000万元。目前,已累计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230个,兑付区级资金达到10.7亿元。

与此同时,渝北区还大力推动智改数转。分层级对全区200余家制造业企业实施机器换人、数字化装备普及、上云上平台,探索数实融合发展新路径。目前,已累计建成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39家,培育26个新模式应用项目和“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创建OPPO、天友2家市级创新示范工厂。天实精工被评为市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编辑: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