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服务送到家门口 村民创业路上干劲足

电力工作人员上门了解大棚用电需求   本报记者 杨青 摄

本报讯(记者 杨青 通讯员 冯胜岚)花菜飘香的春天,木耳镇五通庙村的田野里一片郁郁葱葱,红彤彤的草莓飘香。在自家的生态农场里,“90后”返乡创业大学生李伟健步如飞,穿梭在大棚间,招呼前来踏青采摘的游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这笑容背后,离不开电力工人的默默努力与付出。

“今年草莓品相特别好,颗颗饱满,果肉鲜甜,能有这样好的成果,电力帮了大忙!”趁着忙碌空隙,李伟主动和上门开展用电“义诊”的国家电网红岩(市北营销)共产党员服务队说上几句。

2019年,大学毕业的李伟回乡当起了农民,在木耳镇五通庙村流转了55亩土地,搞起了蔬菜大棚,想着用自己的专业在农村大干一场。起初发展成效不尽如人意,李伟一边小心经营着自己的农场,一边在思考着未来的方向。“智慧农业是一个方向,同时以农业为基础,拓展烧烤、垂钓、露营、农事体验等休闲项目,将基地打造成一个集种植、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农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李伟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很快,李伟就干了起来,两座5000平方米的智慧大棚建了起来。看着大棚已经接近封顶,各个项目逐渐成型,李伟心里却犯起了难:“增温、照明、滴灌……都需要电,原来的容量肯定是不够。”

“获悉情况后,我们立即前来对接,启动业扩配套流程,组织党员骨干开展现场勘察,测算整个基地的用电负荷,为大棚量身打造了用电方案。”国网重庆市北供电公司石兴供电所所长邓明告诉记者。

说干就干,立杆、架线……经历一天改造,完成迁改电杆2基,新立电杆1基,新架低压三相四线制线路约380米,新增用电容量200KVA。

“原以为需要一笔不菲的花销,没想到电直接送到门口,还不用花一分钱。”这样的结果着实让李伟有些意外,“电力服务真是太贴心、太省心了。”

相较于传统农业,智能大棚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更高。为更好地做好电力服务,辖区供电所为农场配备了电力网格经理,定期上门走访,做好用电维护,解决其后顾之忧。

“用电问题解决了,让我再无后顾之忧,现在可以大展拳脚了。”信心十足的李伟不仅决心自己当好一名“新农人”,还下决心要带领乡亲们一起走上致富路。

春日的大棚里,滴灌、温控等现代化农业生产设备整齐排列,一颗颗草莓露出鲜红的“脸颊”,暖阳下花香与果香交融,目之所及,一片“别样春天”。

据悉,近年来,国网重庆市北供电公司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红岩共产党员服务队主动出击,深入了解返乡人员创业项目,认真落实“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办电政策,服务农业种植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乡村小微企业高效接电,助力丘陵山地智慧农业、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编辑: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