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电信网络诈骗高发

渝北警方发布案例提防九类诈骗

当心掉入网络刷单陷阱  张忆 制

当心遭遇杀猪盘类诈骗  张忆 制

本报记者 王彦雪

如今正值岁末年初,各路诈骗分子又开始蠢蠢欲动,企图开展年终“收尾”,市民稍有不慎就会“中招”。为了增强大家的防范意识,渝北公安总结了近期高发九类诈骗案例以示警惕。

·虚假代办信用卡类诈骗

案例回顾:去年12月3日,市民李某在浏览网页时发现有“代办某银行信用卡”的广告。李某自认为正规网站不会出现虚假广告,点击链接根据“客服”的要求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并绑定了一张自己的储蓄银行卡。很快对方就为李某成功开户,但又偷偷以李某的名义注册了该银行2个基金账户,并与李某储蓄银行卡进行关联。在准备完毕后,对方利用话术声称会进行“流水激活”,让李某不要担心。于是对方以无卡消费的方式,将李某储蓄卡内10万余元存款分8次全部转走。直到第二天,被对方拉黑李某才发觉上当受骗。

警方提示:银监会、京东客服电话不会主动外呼,外呼客服号码为固定短号。如接到自称银监会、京东客服“京东金融”“京东白条”的电话,请提高警惕,可自主拨打京东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也可直接拨打96110咨询;拒不透露个人信息,身份信息、银行账户、验证码、各类密码要小心保管,绝不透露;不加好友、不开视频。如对方要求添加私人社交账号或各类视频会议软件进行屏幕共享等协助操作,一定要果断拒绝;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要被门槛低、放款快等噱头迷惑。如果有贷款需要,一定要去正规的银行或贷款平台;凡是让人提前缴纳押金、保证金、解冻费等费用的都是骗子。

·虚假征信类

案例回顾:去年12月6日,市民杨某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京东客服,并以杨某存在一宗利率较高的不良贷款为由,让其登录指定网站。杨某按照对方操作后,进入了一个假的中国银保监会网页,经查询显示杨某的征信有问题,杨某便信以为真。随即对方又以帮助杨某消除不良征信记录,需要查看银行卡余额以及微粒贷额度为由,步步诱导杨某把微粒贷额度内的钱贷出,手动还到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账户内,杨某遂按照对方提示进行操作并转账,共计被骗323000元。

警方提示: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任何人无权删除或修改,如对个人征信存疑可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

案例回顾:去年12月27日,市民何女士接到一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物流公司客服人员,来电告知何女士有个包裹被弄丢,现主动联系并赔偿150元。随后,“客服人员”耐心地向何女士讲解理赔流程,并引导其下载某APP。信以为真的何女士被“客服人员”绕得晕头转向后听信了对方的话并通过手机点开了自己的工商银行账户以缴纳类似保证金的形式向对方转账3800元人民币,转完后对方又以各种理由继续要求何女士进行转账操作,听到这里何女士恍然大悟,立即意识到对方是骗子随后报警。

警方提示:陌生来电自称是电商、物流客服,并提出网络商品有质量问题或丢失可以理赔的,一定要提高警惕,请市民务必通过官方客服平台进行咨询确认,也可直接拨打96110咨询;即使真遇到退款赔偿,钱也是原路返还,要求私下退款转账的一定不要轻信;不要轻易向陌生人转账,缴纳所谓的保证金、认证费、服务费等;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或扫码,不要随意下载APP;退款并不需要向其他平台借款。

·冒充领导老板熟人类诈骗

案例回顾:去年12月26日,渝北某公司财务人员张某上班期间被邀请到一QQ群聊中,张某看见对方昵称、头像与老板的一样,没多想便通过了对方的请求。进入聊天室后,张某发现“老板”正在与“客户”谈生意,并询问张某公司账户资金情况。张某害怕影响了“老板”亲自谈的生意,于是将公司资金包括私人资金情况都一一上报,并给骗子转账9万余元。为扰乱、拖住张某,骗子还在期间不停或催促张某,或询问张某一些琐碎的问题。直到下班后,张某还在为骗子筹集另一笔十余万的资金时,被老板和同事发现异常,才匆匆赶去报警。

警方提示:陌生人或者陌生的“熟人”加好友需提高警惕,注意核实对方信息;接到“领导”“老板”“熟人”转账要求时,务必通过电话或当面确认等途径,核实对方真实身份;如遇此类诈骗,应注意保留聊天记录、交易记录、联系方式等证据,并及时报警,也可直接拨打96110咨询;公司财务人员要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并与主管领导建立多条联系方式,对于微信、QQ、或者电话转账汇款的指令,做到不轻信盲从,避免上当受骗。

·网络平台投资理财类诈骗

案例回顾:去年12月17日,市民文某通过抖音留言认识了网友周某,双方相谈甚欢并添加了微信。逐渐熟悉后,周某以教文某投资理财为由让其登录某虚假理财平台。前期,文某在周某引导下进行了小额投资,成功提现1000元后,便放心大胆开始投资理财,文某先后8次以不同名义给对方转账514060元,始终无法提现才意识到被骗。

警方提示:购买投资理财产品或参与投资等,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机构、正规的渠道,可以在证监会、期货业协会等官方网站了解其资质或实地查看情况;千万不要迷信所谓的“内幕消息”“专家大师”“权威发布”,背后往往隐藏各种利益和骗局;切勿盲目加入任何未经核实的投资理财推荐群、交流群,这有可能是预设的骗局,很容易让人落入圈套;广大投资者如发现被骗,应立即报警求助,也可直接拨打96110咨询,千万不要心存幻想,不要因为犯罪分子的花言巧语追加投资,以免越陷越深,遭受更大损失。

·刷单返利类诈骗

案例回顾:去年12月26日,市民杨某被一个昵称为“甜心”的企业微信加为好友,对方主动询问杨某是否需要兼职赚钱。杨某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按对方引导关注了一个抖音号,对方立即给她返现26元。随后,对方告知杨某,后面的任务要通过下载一个名为“PAF”的APP来完成,杨某按要求下载并注册,然后根据对方给其指定的项目“做任务”。杨某先是选择做了一个8000元的项目,充值后,对方说跟其一起做单的人操作错误了,任务失败,需要重新做,杨某就又充值了15400元,但充值之后对方又说有人操作错了,还需要继续充钱做任务,发觉不对的杨某这才反应过来被骗,累计损失23374元。

警方提示:刷单不仅是诈骗,还是违法行为。国家法律法规、淘宝等电商平台均明令禁止这种虚假交易;广大群众要通过正规渠道寻找兼职,确保得到合法薪酬;坚决拒绝任何需要提前垫资的工作,不要下载不明来源的APP。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保存好对方的电话号码、聊天记录等资料,并及时报警,也可直接拨打96110咨询。

·杀猪盘类诈骗

案例回顾:去年12月26日,小张在某平台上直播的时候,收到一陌生粉丝的百元礼物打赏,直播结束后小张与该粉丝陆某互动,陆某对小张展开追求,双方迅速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并添加了微信。闲聊之时,陆某给小张发来一张“当天进账30000多元”的截图,并称这是自己通过数字货币赚到的,还可以带小张一起赚钱。随后,小张按陆某的引导进入投注网站,根据客服要求购买投注。小张先投入了1000元,很快就赚到了200元。27日一早,陆某告诉小张多投可以赚更多,小张便投入了10000元,又赚到了1900元,这次,本金却无法提现,可陆某仍以各种理由让小张继续投注却始终无法提现,累计被骗5万元后,小张才察觉异常并报警。

警方提示:网络交友需谨慎,尤其在涉及金钱往来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并与身边亲朋好友多沟通、多询问。防止落入“圈套”;凡是素未谋面的网友、网恋对象推荐网上投资理财、炒数字货币(虚拟币)、网购彩票、博彩赚钱的都是骗子。“老师”“学生”都是托儿,炒股软件都是假的;请理性投资,不要轻信短期致富的诱惑,摒弃一夜暴富的观念,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如发现被骗后,建议立即报警求助,也可直接拨打96110咨询。

·网络婚恋交友类诈骗

案例回顾:去年,经常在视频平台分享生活视频的王女士被一自称“大卫”的英国籍男子添加为好友,称其向往重庆的生活,并给王某分享他在英国的生活视频。后来“大卫”经常关心王某家庭生活,套出了王某家庭经济情况。直到某天,“大卫”称为王某准备了一份圣诞礼物,让王某去领取。第二天,就有“快递员”联系王某,让其领取快递,需要缴纳5000余元的快递费。王某在向“大卫”核实后,果断给“快递员”转账。随后快递员又称包裹内有现金,需要缴纳罚款。“大卫”此时也联系王某,称包裹内有90万英镑,让王某不要声张。于是王某在“快递员”“海关人员”等各种演员的借口下,先后向骗子转款17万余元。

警方提示:网络交友要谨慎,特别是婚恋网站、社交网站、交友APP上的好友,深度交往时务必核实信息,防止对方以虚拟身份实施诈骗。不要轻信网上发过来的图片和视频;不要随意转账或者汇款,当素未谋面的网友忽然提及财物时,要提高警惕,不要被甜言蜜语冲昏头脑;如发现被骗后,建议立即报警求助,也可直接拨打96110咨询。

·网游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

案例回顾:去年12月12日,武某将自己的游戏装备挂在“百度贴吧”售卖,很快便有买家上门,双方添加QQ进行详聊。为避免在正规交易平台上交易后出现高额的手续费,双方最终约定直接进行私下交易。随后武某便按照约定在某游戏平台上将需要交易的游戏装备——沙漠之鹰(印花集)价值428元;USP消音版(印花集)价值899元、AK-47(夜愿)价值385元;爪子刀(渐变之色)价值17500元,发给了对方,岂料对方收到货后立即将武某拉黑并删除好友。意识到被骗后武某后悔不已,没想到为了节约一点手续费因小失大。经核实,武某累计损失19112元。

警方提示:在互联网上交易游戏装备或者游戏账号时,一定要使用游戏官方经营或授权的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不要轻信“低价充值”和“高价收购”,游戏账号交易一定要在官网上进行,不要在自己不熟悉的网站上交易,以免上当受骗;网络游戏中青少年占比高,广大家长应加强对他们的引导,增强孩子的防诈意识;同时不要将手机支付以及银行卡密码等告知孩子,以免孩子偷偷使用消费;如发现被骗,应立即报警求助,也可直接拨打96110咨询。

编辑: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