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光雕刻一抹“中国红”

——记国家级非遗雕漆技艺传承人刘翰音

本报记者 周新宇

刘翰音的师父殷秀云的雕漆作品

刘翰音为市民讲解雕漆艺术

本报记者 任天驹 摄

雕漆,又称剔红,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与精华。雕漆使用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雕刻出花纹,这样的技法也被称为时间的艺术,需要经过画图、制漆、髹漆、雕刻和打磨等多道工序手工完成,每道工序,都依赖时间的沉淀。

去年以来,渝北区仙桃街道的市民就享受到了一大波文化惠民福利,不仅可以零距离观展雕漆作品,还可以跟随国家级非遗雕漆技艺传承人了解这样传统技艺。原来,仙桃街道特别邀请非遗雕漆技艺传承人刘翰音在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打造了“云音漆苑”这一平台,向居民宣传普及雕漆等非遗传统文化项目,丰富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今天就跟着记者走进云音漆苑,了解这位国家级非遗雕漆技艺传承人和指尖上的“慢艺术”。

沉静自若:不断创作艺术精品

刘翰音,重庆人,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殷秀云,殷秀云大师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雕漆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刘翰音从小酷爱艺术,潜心学习绘画、雕刻多年,得益于深厚的艺术功底,刘翰音有幸走进雕漆艺术,并师从大师殷秀云。

“雕漆也是一门既耗费时光又能惊艳时光的技艺。”接触雕漆技艺后,刘翰音一心扑在艺术创作中,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必须分秒必争。她说,从光漆开始,1毫米的漆需涂抹近20层,任何一件稍大型的雕漆艺术品,至少要刷200层漆,加上设计图稿和雕刻,意味着完成一件作品短则需要半年,长则需要二三年时间。“因为喜欢和热爱,创作时间再长也不觉得寂寞。”刘翰音说,每一次屏气凝神创作时,周围的时光仿佛瞬间凝固,空气中充满幸福味道。

“雕漆创作需要考验一个人各方面综合能力。创作的结果就像开盲盒,为了不翻车的同时并开出理想的效果,几乎一刀都不能出错,不然,一刀有误、满盘皆输。”刘翰音表示,雕漆有句行话:—出刀无悔,也就是从拿起刻刀那一刻开始,不仅要做到思路清晰还要下刀行云流水。要做到刀刀无错实属不易,再要惟妙惟肖就更加困难了,这对艺人的经验和艺术造诣要求很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慢工出细活,做好手上真功夫需要耐得住寂寞。”说起这项“丝毫不差”的高门槛技艺,刘翰音说,漆器已经是生命的一部分,她也在不断学习创作中去更新自我认知,发掘个人潜能,以便创造出更多精品。

刘翰音善于观察身边事物,尤其喜欢在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汲取素材,常常开展主题创作,将自我情感融入作品之中。在她看来,手艺需要磨练,匠心更需要磨练。“雕漆是一件充满奇幻的艺术,过硬的技艺更是基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灵感不可或缺。”刘翰音说道。

守正创新:让作品惊艳时光

雕漆这门古老的艺术传承至今,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从接触雕漆技艺以来,刘翰音在创新路上不断摸索,另辟蹊径,让古老的技艺展现出当代艺术的光彩。她深知肩负重任,那就是为雕漆工艺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让雕漆这项穿越千年的“中国红”,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生机、惊艳时光。

在刘翰音看来,作为一项非遗技艺,雕漆不仅要传承技艺,还要有一种追求完美、追求极致的匠心精神。为此,她坚持守正创新,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有机融合,将漆器打上时代的烙印,让作品在吐故纳新中实现新的飞跃。

面对咖啡杯、茶杯、笔筒等一些实用器皿,刘翰音将雕漆艺术融入其中,进行跨界结合,设计了一些古朴厚重、回旋生动的中华传统元素,比如祥云、莲花、凤凰、牡丹等,加以现代化特征改良,让漆器回归生活,走进寻常百姓家里。同时,在一些手镯、吊坠等饰品上,她常常设计一些现代时尚元素,让漆器技艺绽放新魅力,吸引更多年轻人认识雕漆、走进雕漆、爱上雕漆。

目前,刘翰音倾注多年心血的雕漆古琴即将面世,这是世界上首张可以弹奏的雕漆古琴,也是实现雕漆融合创新的一个新高度。

坚持传承:让技艺飞入寻常百姓家

“雕漆与景泰蓝、象牙雕刻、玉雕一起被誉为京城工艺‘四大名旦’。”“大家看,视频中的剔红《古琴四挂屏》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殷秀云的作品,这组作品一共四幅画面分别是《昭君出塞》《汉宫秋月》《高山流水》《阳关三叠》,也可以用雕漆的画面来表现音乐。”如今,刘翰音常常在北京创作工作室和重庆惠民平台之间不断切换、来回奔波。她经常在云音漆苑授课,带市民领略雕漆技艺。

“重庆是我的家乡,我是在这里出生、成长,我对重庆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希望用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漆艺之花在巴渝大地上结出最美的果实。”刘翰音表示,家乡重庆有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化技艺和艺术的传承,有四川美院等国内知名的艺术院校,有丰富的艺术人才储备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她希望将来能够在重庆打造一个漆艺基地,将所有与漆艺相关的艺术汇聚于此,引入年轻艺术家的思想和创意,用技艺与创意的碰撞,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创作出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具备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

编辑: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