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成为希望的田野

渝北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本报讯(记者 杨荟琳 通讯员 贺雪娇)丘陵山地无人果园管理平台实现种植生产作业远程实时监管,“四张清单”经验做法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木耳镇金刚村成功创建国家乡村治理示范村……日前,据国家乡村振兴局网站消息,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正式公布,渝北区榜上有名。

近年来,我区通过守住底线推进产业振兴、强化支持促进人才振兴、融合发展推动文化振兴、整治提升确保生态振兴、党建引领带动组织振兴等“组合拳”,让渝北农村真正成为希望的田野。

在推进产业振兴中,区农业农村委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有效,稳步推进耕地保护工作,加快乡村产业发展。面对今年的旱情,区农业农村委采取多种措施抗旱保生产,并及时安排晚秋生产、扩种秋马铃薯,确保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稳定。深入开展粮油单产提升攻关“千百”示范行动,创建示范片61个,示范面积7000亩。稳步有序推进耕地恢复补充工作,截至9月9日,全区共完成土地整治13758.56亩,完成农作物种植面积1222.99亩,并动员农户、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具备条件的耕地开展复耕复种,全区5亩以上撂荒地复耕2374.09亩、完成率100%。

在产业发展方面,今年我区建成设施大棚7万平方米、年处理3万吨柑橘分选线1条,新增冷藏保鲜库12000立方米;培育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3个、有效期内的“两品一标”169个、全国名特优新和市级品牌农产品161个。同时,围绕“四季四线”举办“三节一园”活动,适时推出乡村旅游线路30多条,上半年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达11.5亿元;率先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集体经济经营收入全市第一。

在促进人才振兴方面,我区制定14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等方面激励政策,评定乡村振兴人才31名,认定农村致富带头人56人,回引返乡人才346人,兑现补贴359.6万元,为170名农村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513万元,16名涉农银行优秀年轻同志到示范村担任金融顾问;创建漫调市级农民返乡创业园,带动农民工就业3200人。

在推动文化振兴方面,全区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探索建立1+22+N”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体系,镇、村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100%。重视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完成木耳节孝牌坊保护修缮工作,举办非遗项目展示推广、文化传承教育等相关活动88场,多渠道推介特色文创非遗产品。加快文旅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乡村旅游示范带、铜锣山矿山公园市级乡村旅游重大产业项目、旅游民宿集群化建设,并着力打造“宿于·龙槐山院”“龙门·璞村”等精品、高端民宿。

在确保生态振兴方面,我区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半年新改造农村户厕314户、累计达4.02户,全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稳定在93%以上。深入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与废弃农膜回收,建设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片6个,农作病虫害监测点150个,建成废弃农膜回收中心、站、点199个,目前已超额超前完成今年回收任务,实现全区农膜回收全覆盖。严格落实长江流域禁捕退捕,持续开展专项执法,60套渔政AI预警处置系统投入运行,处置预警信息115条,制止违法垂钓行为100余次、查办涉渔违法行政案件19件。积极推进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指导养殖场户实施一改五化绿色养殖模式,完成古路、统景污水处理站技改任务。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全面落实长江沿岸“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完成营造林任务0.45万亩,建设绿色示范村4个。

在带动组织振兴方面,我区全面建立“党建引领、五长联动”机制,推行“组网合一”,深入实施农村基层党建“整镇推进、整区提升”示范创建行动,建立本土人才储备常态化机制,回引退伍军人、大学生、高校企事业单位人员等各类人才85名回乡服务。为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我区细化实化“四张清单”具体事项、运行流程和监督机制,探索构建“四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厘清基层组织职能边界。同时,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全覆盖推广运用“积分制”,探索木耳镇“情理堂”等乡村治理模式,谋划建设18个乡村治理示范点,加快实施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法律顾问定期进驻三级实体平台开展公益法律服务。

编辑: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