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镇金刚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木耳镇金刚村 本报记者 任天驹 摄

本报讯(记者 周新宇)近日,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名单新鲜出炉,我区木耳镇金刚村榜上有名。

近年来,我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统筹推进法治渝北、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扎实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法律七进”,坚持法德结合,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法治化水平,深入实施“枫桥经验”渝北实践,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构建多元化的纠纷调解机制。截至目前,我区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个。

木耳镇金刚村幅员面积8.87平方公里,辖29个村民小组,1512户3678人,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有党员88名。

近年来,该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党建引领、治理先行、乡村振兴”发展总思路,加强村支“两委”组织建设,探索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路子,不断强化法治保障服务,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先后获得重庆市乡村治理示范村、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重庆市党建工作先进村、重庆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2021年该村集体总收益200万元,村民可支配收入24934元,实现农村法治建设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善治有力。在推动乡村治理过程中,我区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扎实推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建立“镇、村、网格、党员、村民”五级治理格局。金刚村在书记主任“一肩挑”机制下,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头羊”,同时推行党员“四要六带头”,通过“三三制”走访做到服务巡查全覆盖,逐步形成村民自觉参与、共同发力建设乡村的良好善治局面。

协商议事,自治有序。该村设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三会”组织,以自治为核心推出“三互”活动。通过“困难互帮、矛盾互解、大事互商”,促进邻里互帮互助,实现村民矛盾院舍解决,让村民参与到发展决策中来,实施“三事分流”,以院落、楼栋为单位,每3~5户一组,强弱搭配,共建130个“三互”小组。同时,该村成立“陈师傅”帮帮队、“周嬢嬢”解困队等志愿服务队伍,真正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2020年以来,该村累计开展困难互帮16次,矛盾互解24次,大事互商9次,有效夯实法治建设基层基础。

矛盾调解,法治有方。该村以“情理堂”为载体,建立一支由村干部牵头,乡村“和事佬”为主体,民警、律师为支撑的“1+3+X”矛盾纠纷调解队伍,落实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四张清单”,将警务室、矛盾纠纷调解室、心理咨询室(情感交流室)三室融合,开展“律师+民警+党员+群众”的“四人”说法,围绕“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服务群众。2020年以来,该村累计化解矛盾纠纷50余件次,有效解决遗留问题9件,开展各类法制宣传60余次,进一步提升村民法律意识,推动乡村治理走上法治化轨道。

乡风文明,德治有为。该村建设村级互助养老点“三堂两室一中心”(饭堂、澡堂、情理堂、娱乐休闲室、健康理疗室和健康呼叫中心),采取“政府解决一点、村委会自筹一点、社会捐赠一点”的“三个一点”方式,引入“助老员+志愿者+社工”队伍,开展健康理疗、生活照料、志愿服务、文化娱乐、紧急救援等服务,实现以养老互助推动乡村治理。该村打造“振村风建新农村、优家风育新农民、正社风播新希望、淳民风创新生活、传祖风倡新文明”的“五风润德”工程,积极推行“红黑榜”“星级文明户”激励机制,推广村规民约,深化移风易俗,为农村法治建设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编辑: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