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自治 强化法治 注重德治 突出智治

——关于乡村治理的渝北解题路径

本报记者 杨荟琳

在统景镇江口村民情茶室,村干部为村民普及法律知识

本报记者 胡瑾 摄

乡村治,百姓安。实施乡村有效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自我区被确定为首批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单位以来,全区牢牢把握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机遇,不断加强党建引领,先行先试、深入研究,通过强化自治实践,增强法治保障,注重德治引导,突出智治赋能等,走出一条乡村善治新路子。

秋天,徜徉在渝北乡村,古朴清雅的巴渝民居,干净整洁的道路,老百姓口中满满的幸福感……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画卷迎面而来。

深化自治实践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管理者

10月中旬,来到木耳镇金刚村。暖阳下,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成片的树木葱郁成林,一座座青瓦白墙的农家院落里村民们幸福地聊着天……看着如今的美丽乡村,很难想象几年前的金刚村是一个矛盾多、社会治理任务重的地方。近年来,金刚村组建了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三会”组织并充分发挥作用,引领村民实现自治。

值得一提的不仅如此。“和为贵”居民会客厅、“情理堂”、“民情茶馆”……在渝北,一个又一个基层组织和群众事情共商、难题共解的平台出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一股股新的力量。

据了解,近年来,我区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基层自治制度,建立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一约三会”自治载体,创新群众说事、干部问事、集中议事、合力办事、民主评事“五事工作法”和“逢十协商日”制度,实现农村“小事快办、大事好办、难事能办”。制定“议题确定”、“协商形式”、“组织开展协商”村级议事协商三项规则,统景镇江口村入选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探索“积分制”“情理堂”“畅晚庭”“亲亲家园”等治理模式,“民情茶室”“四张清单”分别入选第二批、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增强法治保障让法律的种子浸润心田

今年8月初,在王家街道玉峰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里邀请了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队员,开展了“志在法途”普法讲座。

活动中,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的师生们为村民开展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篇宣讲,向村民普及民事法律知识以及《民法典》创新制度,宣传《民法典》对群众生活的重大意义。同时,还以情景剧表演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向村民讲解法律知识,让村民了解法律在具体案例中发挥的有力作用,让村民直观地体会到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帮助其树立法治信仰。

当然类似的活动还有很多。为了增强村民法治意识,近年来,我区聚焦法治文化宣传、公共法律服务、法治保障建设,开展“法润千里·治汇广大”系列活动,培育“法律明白人”1535人,创设中心律师天天见、镇街律师周三见、村居律师月月见“温馨三见”公共法律服务品牌,实现村级法律顾问全覆盖。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培育“桂姐调解”“和为贵调解”“律师驻所调解”“天平调解”等一批具有渝北特色的调解工作品牌。创新村(社区)长、网格长、片区长、楼栋(院落)长、物业长“五长联动”机制,积极推动“五长制”力量整合、信息融合、资源聚合,实现“一张表”采集、“一终端”上报、“一系统”共享,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注重德治引导让文明之风吹进村社院坝

“有了积分制,我们村容村貌就更好了。”近日,洛碛镇大天池村村民张金华来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用平日里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和乡村建设活动获得的积分兑换了米、面、粮、油等奖品。他表示,积分制推行以来,大家的行为变得更加文明,村里也变得越来越漂亮。

推行“积分制”管理模式,是渝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创新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效探索。为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我区以“一学二讲三传”为主要内容,在农村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225个,打造19个乡村文化振兴示范点和13个乡情陈列馆,建成文化共享工程区级支中心1个、镇街服务点22个、村(社区)服务点275个,实现与“响通”工程、党员远程教育等有效整合。新建镇街有声图书馆22个,联合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建成7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150个家庭图书馆。成功创建国家和市、区级文明村镇161个,打造了“理论麻辣烫”“文明农家乐”“巴新巴常”等文明实践工作品牌,“理论麻辣烫”宣讲经验被中宣部面向全国推广。深入开展慈孝文化“三个一百”“善行义举榜”“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崇德尚美。

突出智治赋能让基层治理更加耳聪目明

你印象里的农村是什么样的呢?

在渝北农村,一个镜头,守护一方平安,让治理包罗天地、乱象无处躲藏;一个平台,汇聚所有信息,村中大事小事尽在掌握;一部手机,完成所有公共服务全流程办理……随着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渝北广大乡村处处展现出乡村智治新图景。

如何实现农村的精细化管理?渝北给出的答案是数字化“赋能”。为此,全区全面构建网格化治理平台,将全区农村地区划分为588个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609名,依托综治信息平台开发“我为群众办实事,网格员进千万家”功能,收集解决问题1.2万余件。建成“9+X+N”乡村综治信息系统,联动46个行业部门和相关领域,构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联通”的全流程事件处置网络。实施“智慧天网”“雪亮工程”,在农村地区安装高清视频监控镜头1.33万个、“乡村卫士”摄像头9000余个,搭建村镇两级“乡村卫士”综治监控平台31个,全天候全方位守护群众平安。在行政村全覆盖推广运用“乡村钉钉”智慧治理平台,集成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村务公开、积分管理、便民通讯录、灾情应急汇报、事务代办等6个功能模块,平台使用常住农户9.49万户10.32万人,实现乡村治理的在线化、精准化、实时化,打通服务群众办事、就业创业、生产生活的“最后一米”。

编辑: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