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培植积厚成势 乡村振兴正当其时

——渝北积极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蒋婧

兴隆镇智慧种苗工厂 受访者供图

统景镇江口村 本报记者 尹宏炜 摄

兴隆镇牛皇村四美庭院

核心提示>>>

2021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40亿元大关,达到43.7亿元,比2012年增长30.8%,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3.0%。2021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突破30亿元大关,达到31.16亿元,比2012年增长34.4%,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3.3%。2021年,全区粮食单产达356.2公斤/亩,比2012年增长20.6%……

一连串亮眼的成果和数据,记录着渝北农业发展不断实现新突破的步伐:全区农业产值稳步增长、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同时,全区各级党委政府把精准扶贫作为头等大事和重大民生工程,各项扶贫工作落地见效,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这十年,我区农业农村发生历史性变革、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我区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统领,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打造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推动乡村振兴更高质量发展。

乡村产业发展实现新提升、深化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农村人居环境呈现新变化……十年来,一幅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实施土地化宜机改造

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农民要想富,发展产业是关键。然而,西南地区90%以上是丘陵山地和高原,重庆市丘陵山地比例更是高达98%,大部分为“馒头山”“巴掌田”,传统农业的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低,管护难度大、成本高,农产品产出率低、经济效益较差。我区也不例外,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我区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在全区11个镇全面开展大规模农田宜机化改造,原来的“馒头山、巴掌田、鸡窝地”,变成了一陇一陇标准化耕地、果园。同时,配合宜机化改造,全区还建成一批经果林和生态林,实现了农业产业发展和绿色生态可持续的高度融合。

在果香四溢的七月,来到离茨竹场镇15公里远的放牛坪村,一进村便能感受到产业兴旺带动村美民富的景象:梨园里,一个个又大又圆的翠冠梨、黄花梨缀满枝头,不少从城区远道而来的游客在梨园体验采摘的乐趣;各个农家乐的服务人员正在院内忙着择菜,为前来游玩的游客提前预定的农家宴做准备,到处充满热闹的气氛。

谁曾想,这里曾是渝北最偏远的乡村之一,为了让撂荒地重新焕发生机,放牛坪村党总支一班人带领村民发展梨产业,从此,小山村开始发生改变。开垦荒山千余亩、修建产业路15公里、搭建电商平台进行线上售卖……小小的梨子走出大山,并逐渐打响了自己的知名度,还注册了“放牛坪香梨春”商标9个,获得了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认证证书。随着产业链不断延伸,放牛坪村建起了放牛坪梨系列加工厂,开发出果汁、梨膏、梨膏酒、果醋、白兰地、梨膏糖等多种深加工产品。

正是因为发展“梨经济”,放牛坪村从一个人均年收入仅1000余元的偏远山村变成了人均年收入超万元的梨园新村,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此外,同为偏远山村的大盛镇天险洞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险洞村依托天险洞、复兴寨、白云寺、万亩野樱花等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以及云龟山海拔1000多米的立体气候优势,采取“农业+旅游+休闲+文化”模式,积极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版”,坚持把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农业产业为支撑,推动农旅、文旅融合发展,实现山乡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为乡村振兴按下“升级键”。如今,我区的现代农业产业正逐渐向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等领域拓展,打造出“三环十景”“古洛环线”乡村旅游示范带等农旅融合精品。

2021年是我区农业产业收获满满的一年。当年,我区乡村旅游收入实现23亿元、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102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465元,年均增幅11.0%,城乡收入差距从2015年的2.23∶1降到2.13∶1,1221户3313人稳定脱贫,全面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与全国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启动特色产业“引擎”

激发乡村振兴内动力

9月下旬正值晚秋生产关键时期,在兴隆镇智慧育苗工厂内,230多个苗床整齐排开,近100万株速生蔬菜种苗开启了快速培育生长过程,抢种补种秋季蔬菜,切实保障和丰富市民的“菜篮子”。据悉,该智慧种苗工厂建于2020年,通过在农业领域实施数字化改造这一方式,实现工厂化、规模化生产各类蔬菜、花卉、茶叶及其它各类经济林木优质种苗。

“种苗培育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实现了降本增效。”智慧种苗工厂负责人仇明国介绍,在播种车间,自动化播种流水线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一小时可播种16万粒种子,一天8个小时可播种120万粒种子,相当于60~70个工人的播种工作量。同时,工厂还引入了AI自动选苗补苗机器人,可实现自动补苗,每小时选苗补苗6500株以上,是人工补苗效率的10倍。

完成播种后,种子会被送进“人工光发芽车间”进行催芽,在这里,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一键设定”的方式,精准调控发芽车间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参数,跟传统催芽方式相比可节约10至20天时间,发芽率也更高。“这些智能化设备可以为我们节约20%左右的人力成本,同时还能提高工作效率30%。整体算下来,种苗从发芽、生长到出栏,可以节约20天到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仇明国表示,该工厂培育出的种苗存活率、挂果率比传统栽培方式更高,可年产优质种苗1.5亿株,供给渝北80%的蔬菜种苗市场。项目完全建成后,可满足数十万亩蔬菜基地用苗及其它经济作物种苗需求,亩增收300~400元,将进一步助力渝北区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

同样走山地智慧农业新路子的还有大盛镇青龙村,该村土地具有我国典型的丘陵山地特色,由于耕种难度较大,近70%的土地处于撂荒状态。2021年,青龙村柑橘基地实施智慧农业项目,打造了全国首个丘陵山地数字化无人果园,成功入选2021年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智慧高峰论坛,并被评为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十大“智慧农业”精选案例。

据驻大盛镇青龙村第一书记陈明放介绍,在青龙村的2000亩丘陵山地无人果园里,只需通过一套管理平台就能完成6大品种果树的管理,实现了对土壤、温度等所有环境要素的监控,果树从生长到采果的全过程监管,以及空中、地面、地下所有农事操作的全自动协同。此外,该平台还实现了全过程精准管护,围绕智慧农业生产智能化,以果园和果树植株为载体,将果园应用场景延伸至“互联网+”果园的农旅融合,通过线上的方式,360全景呈现果园虚实场景图,从多个角度沉浸式体验果园的乡村风貌,吸引游客到现场采摘,拓宽果园生产的增收渠道,为助力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记者了解到,通过数字无人果园的建设,管护费用降低了50%以上,亩均节约化肥使用量10公斤以上,一级果品率提高40%以上,果园亩均增收达8000元,带动村集体经济收益稳步提高。

近年来,我区把发展智慧农业作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先后建成全国首个初级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全市首个光电智能农业产业化实验基地、智慧种苗工厂、食用菌工厂、全国首个丘陵地区无人果园等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下一步,我区还将继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大力推广山地特色智慧农业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为农业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高效盘活乡村资源

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坡屋顶、小青瓦、白瓦头……一幢幢颇具川东民居风格的农房、一条条蜿蜒入户的道路、一个个整洁靓丽的乡村聚居点……走进渝北各个村落,透过醇厚柔润的阳光,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外桃源,这得益于我区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近年来,我区立足实际,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一体推进、同步落实,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现在我们也用上抽水马桶了,生活水平和城里一样啦。”面对现在的如厕环境,茨竹镇放牛坪村村民罗奇特别满意,“以前厕所在猪圈,现在瓷砖、马桶、浴霸一应俱全,按一下冲水按钮,就冲洗得干干净净,方便又卫生。”记者了解到,按照“点、线、面”结合,创新“八改六化”标准要求,我区以古洛环线、南北大道沿线、玉龙线、印放线等四条旅游主线为重点,扮靓乡村“颜值”,已打造绿色示范村庄50个、农村人居环境示范点13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24个、市级美丽宜居乡村40个,整治提升农村危旧房7.5万户,改造农村户厕4万余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3%,建设改造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21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76%。

同时,为进一步增强和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承载功能、居住条件,我区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建成“四好农村路”2280公里、入户道路1500公里,村民小组通达率、通畅率均达100%,实现“镇镇通公交、村村通农客、户户通人行路”。同时,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92个、分散供水工程248个,农村自来水集中供水率达98%,天然气行政村覆盖率达77%,行政村邮政快递服务覆盖率达95%,实现动力电村村通、光纤和4G网络行政村全覆盖。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才会有生命力,而文化内涵就是那个‘魂’。”区农业农村委负责人表示,在此过程中,我区深入挖掘渝北民居文化、器物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在乡村建设中予以应用,从而赋予了美丽乡村新生命。例如,在民居文化方面,将民居文化元素符号与“八改六化”整治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综合改造和立体美化。同时注重保护传承,坚持就地取材,打造原汁原味、乡情浓郁的美丽宜居乡村,将历史积淀和建筑设施融为一体,并对房屋、道路、景观、公共基础设施等进行合理规划布局,既注重景观打造,也注重功能性,实现自然美、功能美、人文美、适用美的有机统一。

在距离洛碛场镇16公里的地方,一条曲折蜿蜒的山路,从小湖一直通向大山深处,古色古香的民居院落零星散落山间,碎石构筑的墙体,石材铺制的小路,野花点缀林间,这里便是洛碛镇大天池村杨家槽传统村落。该项目是国家住建部首批村庄设计典型示范暨共同缔造试点项目,位于大天池村4社杨家槽,由上湾、中湾和下湾组成,涉及农户78户,属于农户分散、点多面广的涉农项目,涵盖传统民居保护改造、古渠古井等历史遗存保护修缮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项目整体保护留住原汁原味,400余年的房屋建筑和村庄格局基本保留了原有的风貌。经过修缮和改造,石板路得以修复,部分具有较高价值的古民居得到修缮,古树名木得到保护,仙女洞、万人洞等大大小小的6个溶洞得以保存,保留了古村落“远去的乡愁”。

如今,渝北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在渝北乡村大地徐徐展开。

记者手记

新农村图景将更加美丽

乡愁,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动力,从一定程度上说,乡愁里装着的风物和人情,是我国乡村的灵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乡愁变得可感可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方针,更是为我们绘制了一幅诗情画意的新农村图景。

从渝北农村的蜕变,我们已经感受到乡村发展新的律动,乡村振兴已经为新时代农村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近年来,渝北立足优质生态资源,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基础,鼓励更多渝北人回乡创业、投身乡村振兴,扎实抓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个重点,在奋斗的汗水中、在创新的脚步中实现了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干净整洁,让渝北的农村成为了能够留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

乡村振兴一直在路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渝北乡村将变得更加美丽。

编辑: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