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渝北:奏响工业经济发展最强音

本报记者 王彦雪

undefined

OPPO手机生产线 本报记者 尹宏炜 摄

华硕电脑笔记本生产线 本报记者 任天驹 摄

金山科技胶囊内镜生产线 本报记者 尹宏炜 摄

重庆驰骋轻型汽车配件公司技术改造后的智能车间

通讯员 司增彪 摄

中光电公司液晶面板生产线 通讯员 艾星 摄

核心提示

工业强则渝北强,工业兴则渝北兴。2012-2021年,渝北工业总产值从1807.2亿元增长到3684.9亿元。其中,汽车产业产值从1059.5亿元增至1360.6亿元,占比从58.6%降至36.9%;电子产业产值从237.8亿元增至1728.6亿元,占比从13.2%升至46.9%;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产值更是从零起步,产值分别达到1721.7亿元及1709.0亿元,分别占比46.7%及46.4%。

10年间的数据变化,是渝北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果的直接体现。10年间,以科技赋能,渝北传统产业不断涅磐,新兴产业更是百花齐放,渝北工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创造了新的辉煌。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渝北工业正不断谱写新篇章,以新成效新发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从汽车产业一家独大到智能终端、软件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从渝北制造到渝北智造……10年时间,渝北工业发展有目共睹。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智能制造,一个个关键词背后,凝聚着渝北人、渝北企业向科技要产值,向创新要效益的不懈努力,彰显出渝北工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信心和决心,更奏响了渝北工业发展的最强音。

以创新为“钥” 传统产业涅槃升级

说到渝北工业的传统优势产业,汽车制造曾在很长时间内占据了主导地位。以2012年为例,渝北汽车产业绝对值在渝北工业总产值中占比达到58.6%,到2021年,渝北汽车产业绝对值占比降至36.9%。10年间,乘着创新驱动传统产业升级的东风,渝北全面加快了汽车产业向新能源、电子化转型升级的脚步。

2021年7月28日,渝北区主动申请的重庆市重点关键产业园(汽车电子)正式获批,成为获得市经信委认定的6个市级重点关键产业园之一。这个规划面积达30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布局了北斗星通、桑德科技、长安软件、中科创达、武汉光庭、南方英特等多家企业,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电子和智能网联汽车两大方向实现错位发展。经过一年时间,截至今年6月底,该园区已经聚集汽车电子关联企业数量达52家,实现规模以上生产产值67.7亿元,“专精特新”企业超过15家,今年新增汽车电子相关专利及软件著作权36个,有研发创新活动的规模以上企业占比提高到87.5%。

目前,渝北已形成整车及变速箱、车身覆盖件、汽车空调、汽车内饰等较为完备的产业生态链,规上企业达170家,是全市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

10年间,不仅传统汽车行业在转型升级谋求新的发展,渝北其他传统制造业也在通过科技赋能,在发展中实现蝶变。2022年,渝北区推动了61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其中“重庆天友低温乳制品创新示范智能工厂”等11个项目成功入选2022年智能化赋能行动项目库。数据显示,目前渝北区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96家、占全市15.68%。今年以来,新培育市级科技型企业423家,全区总量已达4884家,居全市第一。

以科技筑“基” 新兴产业百花齐放

除了传统汽车工业通过科技赋能实现提档升级,10年间,借力于智能终端、软件信息、智能装备、消费电子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渝北工业也在不断完善的品类中实现了百花齐放。

今天,当我们走进位于临空智能终端产业园的天实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待装配的产品摆得满满当当,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操作,一片繁忙景象。今年以来,该公司自主研发和生产的手机摄像头销售捷报频传,与多家手机生产商签订产品订单,取得了“开门红”。

这家主营业务为高端摄像头模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自2017年4月入驻以来,先后投入数亿元资金,建成了年产摄像头模组过亿颗的先进生产线及国内一流的企业级光学测研中心,自主研发生产了上千款高端摄像头,其产品受到OPPO、传音、小天才、奥比中光和上海汽车等多家手机生产企业、物联网企业及汽车厂家的青睐。

无独有偶,在智能终端企业集聚的临空前沿科技城,OPPO(重庆)智能生态科技园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实时采集和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数据,通过分析作出最优调整。

另一边,由重庆传音科技有限公司所建的传音“智汇园”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产手机5000万台以上的产能,早在2020年,该公司产值就已经超100亿元。

多家企业的发展,无一不显示出,以智能终端、软件等为主的新兴产业已成为渝北高质量发展的主导产业。目前,渝北以OPPO、传音等为主的手机整机产能,已超过上亿台,2021年全球所产的手机,每16台中,就有一台是“渝北造”。临空前沿科技城已成为智能终端产业的聚集地,已经落户的企业项目全部达产后总产值将达上千亿元。

信息软件产业,是渝北的又一重要新兴产业。目前,在仙桃数据谷内,围绕渝北和重庆的主导产业,集聚起了长安软件、紫光建筑云、华为、字节跳动、中科创达、中软国际、中冶赛迪、新致软件、微软、高通、ARM等软件龙头企业。目前,该园区内已注册了以软件信息服务业为主的企业上千家。

据区经信委介绍,目前,渝北以智能装备、智能终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主的新兴产业所实现的产值,已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5%以上。

以服务争“先” 营商环境蓄势聚能

俗话说:养鱼先活水。好发展离不开好政策、好环境。正是看到这一点,渝北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任务、强力攻坚破阻,从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服务环境、法治环境着手,全力推动“一号工程”建设,为渝北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聚能。

“没想到速度这么快,从土地公告到取得‘两证’只用了1个月,以前走完全流程至少需要6个月,现在交地的同时就能拿到证,我为‘渝北速度’点赞。”今年3月22日,在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重庆连年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连年佳)总经理张望茂难掩内心的激动。该公司通过挂牌取得土地,在完成土地交付手续当天,还同时取得了《不动产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成为我区推出“签约即供地”“交地即交证”服务后的首家受益企业。

“签约即供地”“交地即交证”“拿证即开工”……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工作中,我区出台了系列创新举措,帮助企业减少跑动环节和等候时间,让企业更省时、省力、省心。让企业能集中精力抓生产抓发展。

记者手记>>>

让渝北“智”造焕发新的活力

王彦雪

工业是地区实体经济的主体,抓住了工业,就抓住了产业联动的核心和枢纽,就抓住了跨越发展的关键支撑。10年里,渝北围绕新兴产业发展,以创新驱动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让渝北工业结构不断优化,高质量发展步伐行稳致远。今天的渝北工业,智能终端、软件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目前已占据了渝北工业经济的近半壁江山;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以汽车及零部件为主的传统制造业也大幅度升级,渝北工业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令人振奋。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近年来,受疫情反复等因素的影响,渝北工业发展仍然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应对,亦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笔者认为,必须发挥好工业的“压舱石”作用,一方面,坚定发展工业经济的信心和定力不动摇;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好全市、全区已经出台的稳住经济大盘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提振发展信心,增强其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同时,推动工业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招大引强、抓好产业项目建设、加快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等措施,坚持向科技要产值、向创新要能效、向绿色要发展,让渝北“智造”焕发新的活力,为渝北经济发展不断锻造新的增长点,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奋力谱写渝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编辑: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