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将反诈防范关口前移

聚焦预警劝阻 提升预警质效

工作中的区公安分局反诈骗中心民警

本报记者 王彦雪 摄

本报讯(记者 王彦雪)“多亏民警的一通电话,让我避免了再次上当受骗。”说这话的是渝北市民小文(化名)。今年4月,区公安分局民警通过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预警劝阻”机制,成功制止小文受骗,为其避免6万元损失。

小文的经历正是渝北各部门不断深化合作,通过提升预警专业水平,提升群众识诈反诈能力的一个典型。近年来,电信诈骗已经成为对群众危害频率最高的案件类型,如何让群众在受骗转账前就及时知晓、暂停操作?渝北的做法是,不断提升预警专业水平,将防范关口前移,切实提升反诈工作质效。

在工作中,我区充实预警劝阻专职队伍,提升劝阻专业水平。区公安分局抽调警力充实预警劝阻队伍,预警劝阻队伍由最初6人增加到22人,并依据职能设置预警劝阻岗、指令倒查岗、预警研判岗等,极大提升了我区预警劝阻队伍的专业程度。

同时,建立了警社良好互动机制,提升预警劝阻质效。在反诈预警中,区公安分局加强与镇街、企业互动,形成反诈合力。王家街道下发《关于落实单位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责任的通知》,从党政层面对企业落实防范主体责任进行指导;翊宝等大型企业则将反诈预警劝阻纳入企业内部管理办法,形成了派出所专职、企业工作人员兼职的预警劝阻队伍,日均劝阻量可达50余条;两路街道建立了一支由街道、社区、辖区学校组成的反诈宣传预警劝阻专兼职队伍,覆盖11个社区153人,并成立“反诈志愿者联盟”,充分整合辖区力量,为预警劝阻工作构建坚实基础。

此外,我区还借力科技数据支撑,启用了人工智能预警技术,由智能机器人承担了部分预警指令的电话预警工作,预警员则根据机器人反馈的情况,进行二次筛查,对存在预警风险的指令进行二次回访,不仅加深了群众对反诈防骗宣传的印象,也提高了预警工作效率。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区累计处置预警劝阻指令34.55万条,上门劝阻6199人,成功劝阻2627人,成功避免群众损失799.82万元。

下一步,我区将多措并举,聚焦预警劝阻,提升预警质效。具体来说,将加强反诈骗队伍专(兼)职化建设,增强专业队伍素质,提升专业队伍劝阻能力;优化预警宣防工作机制,明确职责,规范流程,逐渐形成预警宣防工作闭环;强化协作配合,广泛发动辖区内网格员、治安力量、物业保安、学校教职工等群防群治力量,形成预警劝阻合理,有效提升见面劝阻成效;提高预警科技赋能,在积极引进AI预警机器人,协助拨打预警电话的同时,还将申请创立“预警研判系统”,提升反诈预警的精准性和高效性。

编辑:渝北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