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面,这些年|打造黄精产业链 华溪村的产业“选准了”

编者按:

万里江山多锦绣,一枝一叶总关情。

“重庆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光明。”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月考察调研重庆时对重庆寄予的殷切期望。

从果园港到中益乡华溪村,总书记在巴渝大地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步步行,声声问,殷殷情。

总书记面对面时的殷殷嘱托,为我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成为了我们前行的不竭动力。

6月17日开始,上游新闻推出《那一面,这些年》系列报道,看巴渝儿女如何牢记嘱托,奋力向前奔跑。

现场回放: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乘飞机、坐火车、转汽车,先后用了三种交通工具,来到大山深处的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实地了解脱贫攻坚工作进展和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情况。

站在田间地头,习近平总书记拿着中药材黄精,详细了解该村通过种植特色经济作物带动村民脱贫的情况。

6月14日,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的黄精木瓜种植示范基地,地里的黄精长势喜人,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这些满载村民致富梦的中药材,历经三年精心呵护,很快就要迎来丰收了。

站在田间,看着地里茁壮生长的黄精,华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祥生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可以肯定地说,黄精产业,我们‘选准了’!”

产业“选准了”黄精地里生“黄金”

说起习近平总书记三年前走访华溪村的场景,王祥生如今依旧记忆犹新。

“那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村里考察,在去往老党员马培清家的路上,我顺手从田坎边挖起了一株黄精。”王祥生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黄精是药食两用的草本中药材,非常适合在华溪村种植。

习近平总书记拿着这株黄精,向王祥生详细了解起华溪村通过种植黄精带动村民脱贫的情况,并关心地询问:“产业选准了没有?”

“选准了!”王祥生坚定地回答道。

这句“选准了”,源于当地深入推进“三变”改革、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底气。

“在华溪村,野生的黄精一直都有在山林中生长。”王祥生说,结合“三变”改革,村民把土地流转给村集体种植黄精,还能与皱皮木瓜进行套种,实现“一田两用、一地双收”。

“2019年初,我们村便种下了第一批220亩的黄精。”王祥生说,如今村子里的黄精种植面积已达730亩。

村民们通过返承包黄精,不仅每亩3年有2000元管护费,还能享受土地入股分红,再加上黄精收获后20%的收益分红,可谓“黄精地里生‘黄金’,收入远高以前村民们常种的‘三大坨’(玉米、红薯、土豆)。”

加工黄精面条桃片 还要研发黄精蜂蜜饮料

郁郁葱葱的黄精,已经成为了华溪村的一张新名片。但为了让这张名片的内容更加丰富,王祥生每天依旧不停地忙碌着。

2020年,王祥生带领村民们新建了黄精育苗基地。今年2月,伴随着40多万株黄精种苗被发往浙江、湖北,标志着华溪村在实现本村黄精种植自给自足的同时,种苗也走向了全国。

“就在这几天,我们与西南大学、重庆市中药研究院进行了对接。”王祥生说,大家计划让黄精与蜂蜜相融合,研发黄精蜂蜜饮料,实现华溪村黄精产业与中蜂产业协同发展。

既然党的政策好,就要努力向前跑!

如今,华溪村已形成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黄精产业链,王祥生也将继续带领乡亲们努力奔跑,结合当地发展的多种特色产业,力争今年实现人均纯收入2万元的目标,走深走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路。

上游新闻记者 王梓涵 摄影 通讯员 李小华


编辑:渝北陈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