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众聚力 热血不断

我区开展第19个“世界献血者日”主题宣传活动

区红十字会志愿者向过往群众普及无偿献血知识

渝北区应急献血分队集体献血

本报记者 胡瑾 王彦雪 摄

本报讯(记者 蒋婧 陆世玲)“无偿献血是一种团结行为,加入我们,拯救生命。”6月14日是第19个“世界献血者日”,当天,我区第19个“世界献血者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兰亭新都汇举行,呼吁广大群众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

本次活动由区卫生健康委、区红十字会主办,宝圣湖街道承办。

献出的血液能带来哪些“大能量”?如何加入献血者的队伍?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今年渝北区“世界献血者日”活动的主题为“合众聚力,热血不断”,现场通过悬挂宣传横幅、设立活动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过往群众宣传《献血法》,普及无偿献血的知识、政策和注意事项,讲解了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器官捐献等“三献”相关知识,让广大群众认识到了无偿献血的意义、安全输血的重要性,激发群众参与无偿献血的积极性,增强无偿献血者的荣誉感,鼓励群众踊跃加入爱心献血队伍,不断营造全民踊跃参与无偿献血的良好氛围。

“这是我很久之前的想法,今天终于实现了,我感觉完成了一件大事。”在登记咨询区,51岁的居民潘阿姨郑重地在遗体器官捐献申请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她表示,遗体器官捐献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不仅能挽救他人生命,还能为医学事业贡献力量,她希望在百年之后,能为社会做一点贡献。“如果能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便是实现了自己的最大价值。”潘阿姨说道。

据悉,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无偿献血的宣传和组织发动工作,作为西部首个全国文明城区,我区积极将无偿献血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范畴,与精神文明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推进。数据统计,2018-2021年度,我区无偿献血共计51134人次,采血76974.5袋,全区临床用血均来自本区无偿献血,全力保障了医疗用血需要和安全,尤其是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区组织开展“战疫情 献热血 佑生命”志愿无偿献血活动,短短一周内组织近60家单位参与,献血量达189800毫升,为保障疫情期间全市血液供应起到了积极作用。仅2020年,我区就组织8587人参与团体预约无偿献血,采集血液5673袋,超额完成团体预约无偿献血指标。我区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红十字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颁发的“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区”“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区”等奖项。

新闻特写>>>

他们是最美的人——

无偿献血 为爱撸袖

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是人与人之间爱心的交流,更是相互扶持的文明体现。随着渝北无偿献血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人和集体加入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的行列,他们用实际行动,弘扬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将无偿献血精神和意义传递到更多人的心里。

志愿者刘艳:二十余载 践行初心

参加无偿献血超过49次、献全血近10000毫升……一袋袋带着体温的血液、一张张光荣的献血证,见证着刘艳一次次“为爱撸袖”,无偿献血的光荣经历。

“我第一次献血是在2001年,在街上无意中看到一份倡导无偿献血的宣传单,当时只是单纯的认为献血会对自己和家人有益,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献了200毫升鲜血。”刘艳说,后来听医务人员提到由于大家献血,一些失血过多的病患可以活过来,当时就感觉自己很有成就感。原来一个普通人也可以在救死扶伤上贡献力量,于是从第一次无偿献血起,她便给自己定下了“规矩”,每年两次常规献血不能少。

2011年,刘艳向市血液中心申请从事志愿服务工作。11年来,她已完成服务4000余小时,从无偿献血和志愿服务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和人生价值。也因此,刘艳被评为重庆市红十字终身志愿者,并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这些荣誉不仅记录着她的付出,也激励着她继续在无偿献血和志愿服务这条路上更坚定地走下去。

志愿者刘娅:志愿献血 成为风尚

“我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参与无偿献血,这一直是我的遗憾。”区公安分局团委书记刘娅说,虽然不能献血,但她对无偿献血的热情从未减退,她经常给周围的人介绍献血的意义,带动更多人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

2021年,刘娅开始负责组织单位的志愿献血活动。她自豪地说,“献血救助他人,在我们单位,已成为一种自觉性行为。自2020年重庆市首支应急志愿献血队伍在区公安分局成立,登记成为志愿者后,只要社会有需求,我们随时可以贡献‘公安热血’。近三年,我们组织了5次应急献血,参与1200余人次,共计献血30万余毫升。”

“我们单位现在有志愿者500余名,对于献血,大家都很热情。”刘娅说,她会做好单位的志愿献血宣传、科普工作,同时,做细组织、安全保障工作,让志愿献血成为一种风尚。

志愿者田茂兰:发挥余热 奉献爱心

“我年轻的时候曾在深圳打工,有一天看到一辆流动献血车停在街边,在得知献血既能帮助他人,又对自己身体有益后,我就决定献血。”田茂兰回忆说。然而经过检测,田茂兰患有地中海贫血症,无法参与献血。

“我感到非常遗憾,总想着要做点什么。”2014年,退休后的田茂兰偶然参加了市红十字会组织的“三献”宣传活动后,便正式加入了“三献”志愿服务队。“做有意义的事情,多远我都要赶来。”田茂兰家住江北区五里店,每当渝北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时,她都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轻轨赶往各个献血点,指导献血者填表、给献血者送上一杯水、开展无偿献血知识宣传……目前,田茂兰志愿服务累计超过3000小时,她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更多人投身公益事业、回馈社会。

无偿献血者沈波军:无偿奉献 传递爱心

沈波军,今年62岁,献血121次,献血量共计27000多毫升。曾三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获得全国无偿献血终身荣誉奖。

2009年,在一辆流动采血车上,沈波军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无偿献血。因为这次献血,沈波军开始了解了无偿献血这个公益事业。之后,每隔半年他就会无偿献血一次。

2017年3月,在一次献血中,沈波军了解到,除了献全血,还可以献间隔时间更短的血小板,这样就可以挽救更多的病人,于是他从献全血改为献血小板。2017年下半年,提前从单位退休后,他还加入到了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中。

按照规定,60周岁就不能参加无偿献血了。沈波军便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了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上来,一年几乎330多天都坚守在志愿活动中。他说,参加志愿者队伍继续为无偿献血做出贡献,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无偿献血者陈昶:一腔热血 情铸警魂

“作为一名公安民警,我要带头;作为一名党员,我更要带头。”区公安分局民警陈昶是一名无偿献血者,2020年疫情期间,他积极响应分局号召,加入由警务人员组成的应急献血小分队参与无偿献血,为武汉抗击疫情贡献了渝北民警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2020年以来,陈昶已参与无偿献血5次,每次400毫升,共计2000毫升。他不仅以身作则,自己积极参与无偿献血,还带动符合条件的同事关注献血、宣传献血、科学献血,在无偿献血的公益事业上一同前进。

“守护一方平安是警察的职责,献血也是为了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陈昶表示,献血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不只是献出一份爱心,更是作为一名公安民警的责任和义务,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他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继续参与无偿献血活动。

无偿献血者陈亮洁:团结起来 拯救生命

陈亮洁,今年43岁,从第一次献血至今,参与无偿献血22次,基本上每年都会参与一次无偿献血。

“记得第一次献血是20岁的时候,看到很多人在献血车前踊跃献血,我也毫不犹豫地加入到献血队伍中。”陈亮洁说,“献血救人,只需小小勇气,想到自己的血液能挽救别人的生命,自豪感油然而生。当自己的付出对社会和他人都有益,这个世界也会更加温暖。”

陈亮洁说,在无偿献血的道路上,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正如今年世界无偿献血日的主题一样:“献血是一种团结行为,加入我们,拯救生命”。他呼吁更多有爱心的人加入无偿献血志愿队伍,一起团结起来,拯救更多生命。

文/蒋婧 陆世玲

记者手记>>>

致敬每个勇敢 伸出手臂的你

陆世玲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今年主题是“献血是一种团结行为。加入我们,拯救生命”。

“世界献血者日”从设立之初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9个年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里来。

就在我们的身边,有不少“献血达人”,每年按时自愿到献血点捐献热血,挽救生命;有“熊猫血”捐献者微信群,时刻准备着为需要血液的人提供血源;有自发组织的献血团队,也有很多默默无闻的“热血英雄”……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生命的厚度,释放满满的正能量。

无偿献血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城市文明发展进步的标志。作为西部首个全国文明城区,我区临床用血均来自本区无偿献血,全力保障了医疗用血需要和安全。

无偿献血是一项需要社会人人参与、奉献爱心的公益性活动,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勇敢地伸出手臂,献出热血,用爱心构筑起保卫生命的长城。

志愿者正在献血  本报记者 任天驹 摄

编辑: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