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法也讲情,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

——记“桂姐听你说”工作室负责人桂全蓉

本报记者 杨青

在桂姐帮助下,孟以高与阔别52年的老战友周兆国相见

本报记者 杨青 摄

“大姐,快来坐。今天有啥事?”

“桂姐,有个事又要麻烦你帮忙解决哦!”

4月11日下午,仙桃街道空港佳园社区平安驿站的“桂姐听你说”工作室,一位老太太满脸愁容,嘴里多有抱怨。她的对面是始终带着微笑、耐心记录的工作室负责人桂全蓉。

老太太是空港佳园C组团6栋的居民。因为楼下一租赁户喂养了一只大中型犬,导致噪音扰民、卫生问题突出,老太太受此困扰,长期无法休息好,只能跑来求助桂姐。

“大姐,你莫着急,我们马上去了解情况。养宠物要遵守规定,如果给其他人造成了影响肯定不行……”在桂姐的耐心劝说下,老太太的心情终于“由阴转晴”,连连道谢后离开了。桂姐却没有闲下来,联系网格员立马前去小区查看。

有人问桂姐,30多年基层调解,你有什么秘诀?“听、记、理、法、情!这是我的秘诀。”桂姐笑着回答。

“讲法也讲情,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

何时与纠纷调解结下“不解之缘”?桂姐掰了掰手指头回忆,是从1981年成为统景兴发乡温泉村妇女主任那年开始的。桂姐全名叫桂全蓉,从事基层工作40余年,婚姻家庭矛盾、邻里矛盾、生产经营类矛盾,抑或农村土地矛盾,经桂姐化解的矛盾多达近万起。她说,自己骨子里有爱打抱不平、爱管闲事的性子,和谁都愿意聊,愿意倾听。2021年,看中桂姐在群众中的口碑,空港佳园社区邀请她担当社区调解员,并在平安驿站下开设“桂姐听你说”工作室。

据空港佳园社区负责人张宇星介绍,空港佳园现有租住居民3万多人,人口构成复杂,矛盾突出,桂姐到社区后,经常与一些满是怨气和怒气的人“磨嘴皮子”,调解了一起又一起纠纷。桂姐说,虽然有时会觉得累,但看到当事人怒气冲冲地进来,心平气和地回去,心里会很舒畅。

去年11月,一位王姓包工头领着一群工友吵吵嚷嚷来到“桂姐听你说”工作室。一进工作室,凳子被摔得哐哐响。

“老哥们,不要急,坐下来慢慢聊!”桂姐面带笑容,递上热茶。工友们激动的情绪慢慢平息,开始倾诉心中的“委屈”。

老王及10多名工友在空港佳园小区从事绿化苗圃工作,当初跟绿化公司谈好按月结算工资,可快到年底了,绿化公司却拖欠他们三四个月的工资。工友们都是由老王召集过来的,互相并不知道拖欠的数额,也联系不上绿化公司,一气之下,工友们全都找到老王撒气,老王也十分无奈,多次联系绿化公司,公司却以各种理由推脱。

看着眼前这些无助的眼神,桂姐心里十分着急,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她先让大家报出拖欠数额,一一进行登记汇总。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从上午9点多一直说到中午1点多,桂姐终于把工友们工资账目算出了个大概,大家气儿也顺了:“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幸亏还有您愿意帮我们。”

汇总计算工资总额、查找拖欠农民工工资相关法律法规、反反复复电话联系绿化公司,桂姐既坚持打“温情牌”,又善于打“无情牌”,她苦口婆心地劝说公司:“马上年底了,你们要体谅一下工人们领钱回家过年的心情,何况现在有新规,拖欠农民工工资会受到很严厉的处罚,你们好好掂量一下得失……”直到把管理对象说服。

经过一周的努力,绿化公司终于愿意与工友们在“桂姐工作室”签署调解协议,并在两天之内把拖欠的工资打到了工友们的账上。

接待情绪激动的群众,桂姐有一套“秘籍”——耐心倾听,将心比心,既讲法也讲情,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

“居民的事,就是自己家的事”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如今,在空港佳园社区,“有问题找桂姐”成了许多人常挂在嘴边的话,居民们认定桂姐是个“能管事儿”的人。

去年五月,空港佳园社区居民孟以高找到桂姐,说出了深埋心底已久的心事——他想找到阔别已久的老战友。“1969年见过一次后,我和战友就失去了联系,如今我们年龄都大了,再不找就见不上了。”

故事要从52年前说起。

孟以高和老战友周兆国从老家一同出来,同去了黑龙江一部队当兵,在部队期间,两人感情深厚,后来退伍时,分别到不同的地方工作,阴差阴错就断了联系。

听了孟以高的故事,桂姐被这份战友情深深感动,一边安抚老人的情绪,一边帮其查询周兆国的下落。

但时隔多年,唯一的线索是,孟以高依稀记得周兆国当年工作地点大约是位于沙坪坝区的四川第八建工,桂姐“按图索骥”,却没查到此公司,她又反复在网上查询,发现原来公司已改名为重庆市第八建工。桂姐通过114查询该单位的电话,几经询问,与该单位退管科联系上了,查询到老人退休时的住址。但等她按照地址寻找时,却联系不上周兆国老人,原来此住址地已拆迁重建,以前居住的居民早已搬迁,线索就此断了。

地址的线索虽然中断了,但是桂姐并没有放弃,她辗转找到沙坪坝区的老朋友打听该片区拆迁重建的情况,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电话,一一询问。几经周折,她找到了老人目前可能居住在沙坪坝磁器口金碧社区,桂姐立马与社区工作人员联系,工作人员听了桂姐的寻找过程,甚是感动,四处为桂姐打听周兆国老人下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两周的寻找后,桂姐终于联系上了周兆国,得知昔日战友在寻找自己,周兆国激动万分。

去年6月,两位阔别52年的老战友终于见面了,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再次相见已是满头白发。“多亏了桂姐费心费力帮忙,圆了我们再见战友的梦,你是好样的!”离开时,两位战友对桂姐热心帮助赞不绝口。

在桂姐看来,家长里短并非小事。这些朝夕相处的街坊邻居,就像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居民的事,就是自己家的事。

“有热心、有诚心、有耐心、有公正之心”

基层工作琐碎,如何游刃有余地进行处理呢?面对这个问题,桂姐拿出了自己的法宝——笔记本。

“空港佳园公交车发车频次少、相隔时间长。”

“拖欠10人共计101500元工资。”“残疾人低保怎样全额享受?”

……

只要居民们上门,桂姐身上始终揣着一个笔记本,随时把群众的诉求记在上面,然后一件一件加以落实。在基层工作的40年间,她记满了几十本这样的工作笔记。“你看,这一本是‘群众来访登记’,那一本是‘调解协议登记’,还有‘学习笔记本’,不同的笔记本有不同的用途。”得益于这些本子,桂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方法。

今年初,桂姐才去社区回访完,刚进工作室,就被居民们拦住:“桂姐,我们社区住的人越来越多了,早上公交车发车时间太久了,上班出行很不方便!”

“要得,我去帮你们反映。”桂姐跟着居民们,向公交车站走去,经过实地查看,又听取了群众意见,桂姐将了解到的情况一一记在笔记本上。当天下午,她就把记下来的内容向社区干部反映,和大家一起商讨对策。经过反复斟酌,桂姐和社区干部决定与公交公司沟通,解决居民的诉求。

找到解决办法后,桂姐又来到社区,与居民反复沟通、确认诉求,再找公交公司商量增加发车频次、增设站点等事宜,在桂姐的多次努力下,居民们反映的这一民生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

几十年来,桂姐的工作笔记本不断变化着。从担任基层干部时的“村转田坎”,到现在的“家长里短”,笔记本里面不仅包含了她为群众解决的困难与问题,还有对不同矛盾调解办法的思考和分析,更有对自己的工作要求。

“谁说鸡毛蒜皮没有重量,老百姓的心中有杆秤,大事小事都能称出几斤几两。”在桂全蓉看来,作为一名基层调解员,要做好调解工作,需要“有热心、有诚心、有耐心、有公正之心”,只有把居民的小事当成大事来办,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调解矛盾纠纷才能得到大家的信服。

编辑: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