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荟琳 实习生 仝纤卉 通讯员 刘恋
王家街道“八五”普法启动仪式暨“宪法宣传周”集中法治宣传活动现场
本报记者 杨荟琳 摄
“老乡,道路边不能随意停车上下货物,农用车更不能超载、超速。”
“同学们,大家要爱护环境,珍惜水资源。”
“我们有专门的法律顾问,大家有什么不懂的法律问题,都可以咨询法律顾问哦。”
这一幕幕送法下乡、送法进学校、送法到企业的场景,是王家街道开展普法宣传的一个缩影。去年来,该街道通过实施“普法护安行动”,集合力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普法宣传活力四射,根植法治信仰。
推动普法“七进”活动把“法律大餐”送给群众
“翻字典,翻词典,更要翻翻民法典”……去年7月的一天,王家街道在辖区的法治文化广场内举行了民法典集中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法治宣传分队的志愿者们结合近年来的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宣讲了民法典的重大意义和重要条文,重点围绕居住权制度、离婚冷静期、夫妻共同债务等内容进行了讲解。
去年来,王家街道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大力营造乡村振兴法治宣传氛围。在“三月法治宣传月”“六月民法典宣传周”“国家宪法宣传周”等节点,组织开展了有声势、有效果的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采取街头宣传、入户宣传、小分队宣传、法治院坝会、法治书画展等形式,重点开展宪法、民法典、公共卫生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确保普法教育贴近群众、深入群众。
针对企业,该街道围绕“普法三步曲——法律走进保税企业”的普法主题,着力推进普法工作项目化管理。结合保税港区企业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企业员工流动较大的现状,通过专业律师、普法志愿者、网络宣传平台等三种力量,开展“普法三步曲”活动,推动“送法进企业”活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据统计,王家街道全年共开展专题法治宣传活动15次,开展“送法进村居”活动11次,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5次,开展“法治院坝会”8次,协调渝北区人民法院法官到街道开展1次“庭审进镇街”活动,向群众散发法律宣传资料10000余份,接待法律咨询100余人次,参与群众500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法治宣传教育效果。
营造浓厚普法氛围向群众传递法治文化
在王家街道王家社区公园里,有一条融合法治元素和文化元素的法治文化长廊。
长廊将宪法、民法典融入法治宣传栏中,以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为纽带,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同时,为了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地学到法律知识,引用“唐太宗放人”“曹彬缓刑”“觇情释冤”“一字定案”“廷尉罚金”“拷羊皮”“大义灭亲”“奉公守法”等12个法律典故,展示法治在历史上的运用,弘扬法治精神。
去年来,该街道不断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注重打造法治文化宣传阵地。龙泉小区、才子湾小区等两个小区被评为“渝北区普法示范小区”,7个村居均设置了法治宣传栏,进一步发挥了基层法治宣传的主渠道作用。
为了提升群众的法律意识,该街道针对领导班子、机关干部、青少年等群体,分类开展普法宣传。街道建立党工委、行政办公会学法制度,领导班子每年集体学法6次以上,重点学习传达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法治理论知识网络考试、新提任领导干部法治理论知识考试,参考率、合格率每年均达100%。深化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在辖区学校多次开展“法治第一课”“送法进校园”“宪法晨读”等活动,提升学校依法治校水平。为进一步加强对村(居)两委会干部、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的法治轮训力度,街道通过以会代训、专题培训多种形式,全年组织法治培训2次,应训率、参训率为100%。同时,依托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宣传资源,组建了一支法治文艺宣传队伍,编排法治文艺节目,开展送法进村(居)活动10场次,取得良好宣传效果。
切实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让更多群众感受到法律的阳光
一个桌子,几排板凳,讲者居中,村民们有序坐好,这便是王家街道“八五”普法启动仪式暨“宪法宣传周”集中法治宣传活动现场。活动中,街道邀请了法律顾问为大家开展接地气的普法课。
“我们这里法律服务搞得很好,非常有针对性。”谈及街道开展的法律服务,王家街道王家社区居民王畅说。
去年来,王家街道稳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街道7个村(居)均已成功创建为“渝北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达标率为100%。观月路社区、玉峰山村、硚田社区被评为“重庆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该街道建成街道法律服务工作室及各村居法律服务工作站,由专业律师进行“坐诊”普法,从“专业第三方”的角度介入法治宣传、纠纷调解。继续开展义务法律顾问进村居活动,加强律师事务所与对接村居的协调联系工作。组织3名律师深入到结对的村(居),入户重点宣传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全年共接待咨询群众40余人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5次,开展14次法治宣传、法治讲座。“街道律师周三见”“村居律师月月见”已被越来越多的居民知晓,并逐步发挥出公益法律服务的效果。
同时,充分发挥村(居)民代表议事的作用,做到“一事一议”,接受群众监督。《村(居)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内容合法,符合辖区实际,促进依法自治效果明显。2021年“三治结合”建设达标村(社区)的数量指标已超过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