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双循环”的人才资源经脉
——区人社局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侧记

2021年,人社部高层次专家服务团来到川渝高竹新区开展调研

通讯员 田洁 摄

开展国家人社部高层次专家服务团走进渝北川渝高竹新区活动、强化人才服务保障、加强成渝两地劳动力资源合作……近年来,区人社局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力推进人力资源协同创新,为加快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着眼于“高精尖缺”,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2021年9月,在市人社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区首次与国家人社部联合开展高层次专家服务团走进渝北(川渝高竹新区)活动,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此次活动邀请了10位专家,既有来自医疗卫生领域的权威樊代明、杨润功,也有深耕规划发展、农业、教育、民航运输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贾克敬、梁季、何代欣、王文全、杨玉春、彭峥,还有精英企业家代表宋海旭、刘德权参加活动。

“要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量体裁衣引进人才。”“要围绕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三个方面做文章……”活动中,专家团队深入基层,现场调研,对全区5个行业领域、10个帮扶项目、6个受援单位开展一对一指导、面对面交流,提出了许多科学建议和方案。比如,樊代明就加快建设消化系统疾病整合医学诊疗中心提出了具体建议;贾克敬对高竹新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三区三线划定、空间指标等问题提出了明确思路;刘德权建议渝北通过建立“十四五”人才蓄水池解决技术技能人才短缺难题;彭峥提出了立足临空优势加快打造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及重庆国际航空枢纽等建议……这些金点子,为渝北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明晰了方向。

“创新永无止境、人才无比珍贵。”区人社局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区以海纳百川的聚才气度、广聚英才的引才力度,坚持用平台聚才、用政策引才、用事业成才、用服务留才,一方面,大力实施“临空人才”计划,出台12条“黄金政策”,在项目申报、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全方位激励支持;另一方面,积极“筑巢引凤”,800余套“渝北人才苑”配套一应俱全,全程提供“一站式”优质服务,帮助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让各类人才全无后顾之忧,着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

目前,我区已汇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778人,建成院士工作站、海智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人才发展平台53个。渝北,正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理想之地,成为各类人才的向往之地。

持续优化“跨省转移”,业务办结量稳居全市第一

“非常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企业无微不至的社保经办服务,解除了交流人才的后顾之忧,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2021年11月,四川航空重庆分公司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韦明维专程向区人社局送去了“尽职尽责、一心为民”的锦旗。韦明维表示,该公司作为川渝两地人才交流量较大的企业,对流程优化后高效便捷的服务感受尤为明显。

近年来,为切实保障流动人才的社保权益,积极疏通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我区以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为突破口,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积极推进社会保险跨区域服务协同,推出四项举措优化关系转续服务。一是精简资料“无纸化”,全面取消《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联系函》等纸质表单;二是申请转移“网上办”,申请人可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门户、“重庆人社”APP或电子社保卡渠道,直接在网上申办关系转移,群众办事“不跑一次路”;三是缩短时限“提速办”,通过与国内部分转移量大的省、市建立关系转移联系机制,提升业务经办信息化程度等方式,缩短关系转续办理时间三分之二;四是设立专窗“解疑难”,通过设立关系转移“川渝通办”专区窗口,安排专人处理、解答养老保险跨省转移疑难问题,在专区窗口前台醒目位置摆放办事目录清单等方式,方便办事群众咨询、办理相关业务。

我区养老保险跨省转移量由2019年的月均400人激增到2021年11月的近1000人,转移量长期位居全市第一。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区已完成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10605人,转续社保基金3.1亿元。

同时,我区还加强社保卡、电子社保卡跨区域协同、跨地域服务及应用服务工作,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第一批电子社会保障卡申领、社会保障卡启用(激活)、社会保障卡挂失与解挂等5项日常业务已实现两地通办,群众可通过“渝快办”川渝通办专区、“重庆人社”APP川渝人社合作服务区线上办理相关业务,也可以在渝北区23个社保卡办理网点线下就近办理相关业务。对于川渝两地居住的老年人员来说,养老待遇资格认证更为方便,除了可以在线上自主“刷脸”认证外,在四川退休常住我区的老年人员可以在我区就近的任何一个村或社区进行养老待遇资格认证,不便外出的老年人员还可以预约上门认证,川渝两地共享养老待遇资格认证数据。截至目前,我区已经完成四川退休人员资格认证3666人。

除此之外,我区还开通了人才跨区域流动就业信息、政策咨询、档案查询等业务异地通办,需要办理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的可以实现通办,就业创业证实现即时申领,重庆市的用人单位吸纳川籍劳动者就业的可以通办劳动用工备案,在重庆参保的企业吸纳就业岗位补贴也可实现通办。目前,通过“渝北就业人才网”,目前已实现与南充、广元、达州、广安等地区的人力资源信息共享。

着眼于“川渝联动”,共享人才资源

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更是求贤若渴。区人社局通过与成渝毗邻地区、友好城市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共享、供求互助机制,共同举办区域间招聘活动,促进人员之间交流流动,保障我区劳动力需求。

2020年以来,渝北区先后与德阳、广元、广安、双流、邻水等9市、县座谈交流,就共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办区域性人才招聘会系列活动、共建共享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资源、打造巴蜀农民工劳务品牌、联合开发劳务品牌培训课件、畅通失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等领域达成合作意向,顺势启动了渝北——德阳技能人才培养合作、渝北——广元就业创业服务合作工作。

在搭建人力资源合作平台方面,目前,渝北与德阳、广元、广安、邻水、金牛、双流等地签订了7份人力资源合作协议,就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供需信息共享达成共识。同时,积极推进与南充、攀枝花、渠县、大竹达成合作意向。截至目前,我区6家智能终端企业入职四川籍员工1053人,四川籍在职员工2056人。还与广元、德阳、资阳共同举办“人社赋能、就业无忧、才兴川渝”大学生网络直播招聘活动,川渝两地70多家企业提供600多个适合大学生就业的招聘岗位,吸引了5.9万人线上观看。

针对成渝两地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我区瞄准成渝产业升级需要大量技能人才契机,挖掘有潜力的培训学校或基地,为两地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与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德阳安装技师学院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截至目前,共有127名大学生及中职生,在两地人社部门的组织下,包车到重庆长安渝北工厂开启为期6个月的人力资源共享之旅。

区人社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局将进一步加强人社部门之间的协作,主动掌握资阳等地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信息、毕业生就业信息,有针对性地组织我区有需求的重点企业赴专业相匹配的职业院校开展招聘活动,进一步缓解企业用工难题。


编辑:渝北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