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出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
交易服务“网上办”“简易办”“便利办”

image.png

公共资源交易大厅内,市民有序办理招投标业务

本报记者 杨青 摄

本报讯(记者 杨青)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为进一步优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落实“放管服”精神,让市场主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近日,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搬迁新址为契机,不断深化交易体制机制改革,以智慧化、简易化、便利化为抓手,推出了一系列升级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持续破解交易服务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让交易服务“网上办”“简易办”“便利办”。

现场提交材料、送纸质标书、来回跑腿、工作量巨大……对于中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聂吉利说,以往每一次招投标,都要经历繁琐复杂的流程和各项准备。而现在可实现“文件线上做,投标不进厅,评标无纸化,中标网上看,这才是真正的数据多跑路,我们零跑腿。”与以往不同的是,聂吉利以线上解密文件、远程递交报价的方式参与了此次投标,实现了电子投标文件在线解密、在线唱标。

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投标人为了顺利投标,需提前打印、盖章、装订,并提前派专人携带纸质标书前往发标业主所在地,如遇托运包裹丢失等特殊情况,则需重新紧急制作投标文件并加急快递至目的地。一场招投标无异于一场与时间、精力的比赛。电子招投标系统推广并不断完善之后,投标人只需确保电子投标文件完整,且在截标之前将电子投标文件上传即可,无需担心标书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同时也大大节约了印刷成本和差旅费用。

科技赋能、让服务更有温度。近年来,区公共交易资源中心推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交易中的创新应用,积极推进工程项目全流程电子招投标上线运行,采用“一对一”跟标服务,及时完成入场登记、信息发布、开标预约等线上流程,通过招标、投标、开标、评标等全过程在网上进行,招标公告、中标结果等重要信息进行公开发布,最大化的实现了投标人之间的相互监督,确保了采办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节约了交易主体时间 ,实 现 数 据“ 多 跑 路 ”、市 场 主 体“ 少 跑腿”。同时利用场地搬迁契机,将现代技术手段渗入公共资源交易各环节,开通了专家人脸识别系统、全程监控系统、变声询标对讲系统,新增电子门牌、专家轨迹定位、自助解密等一系列科技范儿十足的安全设施,依靠大数据开展监督分析,及时预警围标、串标等现象,筑牢科技“盾牌”,让交易更安全公正。

为让交易主体减负降本,中心还进一步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流程,精简交易环节,在采购活动投标环节取消部门证明材料提交,实行企业自证承诺;简化企业诚信库注册登记流程,取消书面申请资料和诚信证明材料,实行线上申报,缩短审核时间;开通外地企业绿色通道,通过邮件送达、电话告知等方式,完成投标保证金退还办理等相关业务;积极推行电子保函和纸质保函,增加投标保证金递交方式,减轻投标企业资金积压。这一系列举措,切实为交易主体减了环节、减了时间、减了成本。

为了让交易更顺畅,中心还在打通关键环节领域持续发力,自主开发摇号通系统,推行标前服务、延时服务、跟踪服务,利用信息科技助力企业报名摇号、缩短现场报名时间、解决诚意担保金退还周期长等实际难题。首创开展上门招租服务,成立国有经营性资产上门招租工作组,持续开展乡镇国有经营性资产公开招租上门服务,为竞租人提供家门口的便利。今年以来,先后为统景、茨竹、龙兴、兴隆、古路、石船、木耳、洛碛等8 个镇 68 宗国有资产商户提供上门服务。创立保证金三人退还和催退台账机制。通过电话、函告、上门服务等方式,对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提醒、分类催告,确保投标保证金不在中心滞留。

“服务质量好不好,服务水平高不高,归根到底是群众说了算。”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人表示,群众的体验感、幸福感、获得感是评判交易中心工作成效的“金标准”和“硬杠杠”。接下来,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优化交易流程,积极推行标前服务、延时服务、跟踪服务、上门服务,探索“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模式,着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运行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保障入场项目顺利交易、公平交易、阳光交易,确保项目在交易中心不延误、招成标、招好标。

编辑:渝北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