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规民约巧治理 积分兑出新风尚
——古路镇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小记

本报记者 杨青

兴盛村家家户户整洁的庭院周围,花草盆景相映成趣,宛如一个小小花园

本报记者 杨青 摄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提高公民文明素养、培育良好社会风尚的需要。村落如何美,乡风如何正?村民如何在乡村振兴发挥作用?近年来,古路镇运用积分制、村规民约等方式引导村民崇德向善,提高村民的文明意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有效助推了乡村振兴。

村规民约上墙文明乡风落地

12月1日,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古路镇兴盛村花湾院子青瓦粉墙的房屋掩映在树林当中,干净平坦的“户户通”公路两边树木青翠,面貌一新的老院落彰显着巴渝农耕文化的乡愁……随便走进一户农家,整洁的庭院周围,花草盆景相映成趣,宛如一个小小花园。

“我们村原来不是这样的。以前房屋大多是土墙房,村里的路都是泥巴路,猪粪鸡屎撒满路,柴火乱堆、垃圾乱倒,风一吹,熏得人捂着鼻子都能闻到味儿。2019年,家家户户都开始了整治,户户整新房、改厕所,清垃圾,环境干净整洁了,住着更舒服了。”对村里发生的变化,今年70多岁的古路镇兴盛村村民刘坤成感慨地说。

住巴渝民居、走硬化道路、观田园景致……时下,古路镇兴盛村乡村环境正发生着一场“改头换面”的蜕变。

基础设施、村容环境打造好了,但村民的生活习惯没有改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如何进一步加强管理,提升村民素质?古路镇、兴盛村两级党组织引导村民结合实际制定了《村规民约》,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着力营造舒适、文明、和谐的村居生活。记者看到村里制定的《村规民约》共有20条,张贴在各户门前和院落口最显眼的位置,从尊老爱幼到互帮互助,从婚丧嫁娶到邻里纠纷调解,从村务公开到环境卫生整治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讲文明,好习惯;种花草,美庭院……”如今,这段120个字的顺口溜也成为了村民们的口头禅。村民们都说,就像村规民约里说的那样,村子一天天在变美。

除了打造美丽乡村,营造文明的和谐乡村同样必不可少。近年来,村干部们为了村民浪费讲排场等事,没少下功夫。“以前办喜事讲排场,吃不完都倒了,太浪费了,现在我们村制定的这个村规民约确实是好,大家都不大操大办,尤其是我们党员干部带头执行。”党员廖忠学说,村干部逐门入户讲解村规民约,进行推广宣传,切实提高群众的认知度和知晓度,引导村民真正从思想上移风易俗,还充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带头宣传、带头参与、带头执行村规民约,从而推动村规民约落实,为乡村和谐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乡村治理积分制兑出乡村美丽风景

村委会买东西只要积分不要钱?你听说过吗?这件新鲜事情就发生在古路镇双鱼村村委会里,这里流通的“货币”是“文明积分”。

12月2日上午,古路镇双鱼村村民陈安芬高高兴兴地走出积分超市,手里领着刚刚用积分兑换的肥皂、毛巾。“搞好房前屋后环境卫生能积分,给村里提建议也可以积分,做好多事都可以积分,积分可以用来兑换物品奖励,干事积极性更高了!”陈安芬说。

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去年10月起,古路镇开始在双鱼村试行乡村治理积分制,以群众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为核心,依托“网格化”社会管理优势,实施了“599”社会治理“积分制”管理,即正面清单5类基础、9类加分项以及负面清单9类扣分项,将各项文明行为转化为具体分值,引导大家以日常行动赚取积分、用积分兑换物品,动员村民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激励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乡村治理工作。

记者看到,积分制涵盖“爱国爱党、乡风文明、人居环境、遵纪守法和示范带动”,涉及自家小院干净卫生、自己家庭团结和睦、自身行为诚实守信积极向上等方方面面。按照“一日一记录”“一月一审核”“一月一公示”“一年一兑换”的原则,进行积分的申报和应用。

“通过积分制的施行,以生活用品等小小的物质奖励,带来了村里的大改变。”双鱼村党支部书记金春群介绍:“以前房前屋后、塘边路旁的杂草、垃圾多是保洁员干,自从实行‘积分制’后,情况就不一样了,现在都是群众自愿争着抢着干,不仅家家户户自家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鸡鸭实行圈养,柴草堆放得整齐规范,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古路镇坚持办实事、惠民生,在全镇农村范围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以家庭为单位,将辖区3116户村民纳入“积分制”管理,用积分记录村民的日常行为,用物质和精神奖励评价村民的行为效果,通过亮积分、比积分、兑积分等措施激发群众参与热情,转干部“独唱”为干群“合唱”,实现“漫步乡间、鸟语虫鸣,耕云种月、安适如常”的美丽画面。

编辑:渝北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