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写在龙兴镇扎实推进换届工作之际

本报记者 蒋婧

改造后的龙兴古镇焕发着新的活力

本报记者 胡瑾 摄

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近年来,龙兴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三新”目标定位,秉承“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理念,持续提升城市品质、持续改善农村面貌、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让广大群众在城乡统筹融合发展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为奋斗“十四五”、高质量高水平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龙兴夯实基础支撑。

村民变市民生活翻新篇

“过去住的是土墙房,屋里常年漆黑,一到雨天还漏雨。如今赶上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小区房,我们全家人都非常高兴!”住进了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定销商品房小区,龙兴镇天堡家园小区居民张奶奶笑得合不拢嘴。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龙兴镇面貌日新月异,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集体土地上的老住户通过摇号分房,回迁住进了和泽家园、天堡家园、和合家园等崭新的定销商品房小区。

据悉,为促进龙兴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2016年以来,龙兴镇累计动迁9个村,101个社,累计农转城10907人,办理养老保险9184人,完成定销商品房订购6547套,安置11598人,办理优惠购房2573件。自2020年6月15日起,该镇高效推进249户5.1万平方米御临场镇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工作,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预签约率达96%,截至2021年9月底,正式签约率达98%、交房率达93%、拆除率达55%。

然而,上万名群众突然由“农民”变为“市民”,生活习惯、居住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人并不太适应新的生活。以总建筑面积达135万平方米,共分为A、B、C、D四个组团的的超大型安置小区和合家园为例,虽然龙兴镇党委、政府通过各种方式教育引导大家适应这种变化,但部分群众受固有观念和生活习惯影响,和合家园小区逐渐出现了“乱搭乱建、乱摆摊设点、乱停乱放、高空抛物、坝坝舞扰民、乱占绿地”等“六大顽疾”,群众反映强烈。

2019年,随着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启动,龙兴镇党委、政府分步联动开展专项整治,消除违法搭建、占用公共绿地70余处,复绿公共区域2000余平方米,设立500平方米“集中经营区”1个,安装挡车桩600余个,修建非机动停车位13处、摩托车停放点12处,并建立完善了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居住小区的“长治”。如今的和合家园小区,农转城人员生活习惯得到了有效规范,小区环境进一步改善,得到群众一致称赞。

城乡大发展旧貌换新颜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有力抓手,也是引导城乡居民破除陈规陋习、移风易俗,提升公民素质、树立文明新风的有效途径。

在城市治理方面,“十三五”以来,龙兴镇完成古街水体景观整治、凉亭排危整治,统筹推进场镇雨污分流,建成龙兴场镇雨污管网8公里,场镇污水全部接入复盛污水厂;实施高洞河等河道综合整治、排污口巡查整治,累计建成截污干管240公里,为御临河建起一道牢固的保护防线。建成龙脑、张家坝、南龙门、刘家祠堂等4个停车场,新改建公共厕所8个,场镇基础设施逐步改善;聘请专业公司负责场镇环卫作业、生活垃圾集中收运、餐厨垃圾集中收运,实现场镇生活、餐厨等各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在农村治理方面,“十三五”期间,龙兴镇累计投资1亿余元,新建农村公路30余公里、农村人行便道近40公里,整治农村危旧房561户,打造团碾槽、吴家院子、雷家院子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3个;新改建人畜饮水蓄水池8处;完成农村户无害化厕改造101户,卫生厕所改造612户;协调开通981等10余条公交线路。此外,该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将兰秦路农村公路建设、明月山片区天然气安装、排花洞村通讯网络建设纳入2021年人大票决民生实事并大力推进,农村基础条件不断改善。

农村基础条件改善了,经济活力也在逐步提升。近年来,龙兴镇按照“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要求,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在此过程中,该镇不断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在排花洞村已栽种各类优质桃李、楠竹等苗木300余亩,林下套种大豆200余亩;在支援社区已实施宜机化土地整治500余亩,栽种柑橘1.3万余株,套种经济作物500余亩,不断夯实农村产业基础。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2020年全面完成全区“十百千”目标任务,排花洞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超100万元。“危房改造了,手头有事做了,钱包越来越鼓了,日子也越过越好了!”问及如今的生活,龙兴镇曾经最偏远的贫困户、排花洞村21组村民蒋德怀高兴地说道。

发展新模式激发新活力

随着开发进程加快,大批农转城人员“有房住、无事干”,特别是“4050”人员就业形势严峻。根据这一情况,龙兴镇按照“劳务输出一批,镇内消化一批,园区企业招收一批”的总体思路,做实“一张网、培训班、招聘会”,狠抓农转城人员就业服务。其中,创新开设了“龙兴就业”微信公众号,五年来累计推送招工信息近600条,为辖区招聘单位和求职者搭建线上平台;协同两江新区,采取定向培训、订单式培训等方式切实帮助农转城人员就业,不定期组织农转城人员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70期近4000人;定期组织现场招聘会16场,提供就业岗位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8000余人。

为应对日益突出的老龄化问题,龙兴镇市级示范养老服务中心于2021年5月19日正式投用,辖区集中供养人员26人全部入驻。该中心建筑面积6616平方米,床位173张,一方面将中心二层整层提供给辖区内集中供养对象,实行精准供养,另一方面服务辖区老年群体,不定期提供免费或低偿养老服务,如提供专业、优质的生活服务、上门服务、助餐助浴、家庭支持、文娱活动、辅具租赁等居家服务。同时,实行中心带站,补齐社区养老服务站点的短板,通过服务下沉,解决养老服务站点功能不完善的缺陷。在管理模式方面,龙兴镇政府引进专业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实行政府和民间资本合作模式,初步建立以“公建民营养老机构为基础、居家养老为依托”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推进养老服务综合改革,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龙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镇上下将持续围绕“构筑两江产业新高地、打造渝北临空新窗口、建设城乡融合新都市”的“三新”目标定位,向着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城镇功能更加完备、产业更加兴旺发达、百姓更加安居乐业的远景目标,全力推动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编辑:渝北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