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碛镇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让村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洛碛镇大天池村桃韵天池

本报记者 朱云卿 摄

本报讯(记 者 欧云霄 通讯员 冯颂洋)今年以来,洛碛镇党委、政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以村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绘制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以产业为先,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洛碛镇党委按照“一村一品”思路,盘活旅游资源,利用自然禀赋,规划两条产业带。一是以“古洛环线”为轴,打造文旅产业示范带。该镇大天池村抓住农村“三变”改革机遇,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空闲农房和美丽山水等资源资产,秉持“修旧如旧”的修缮思路,打造桃韵天池景区,为渝北旅游又增添一张名片。二是以渝万高铁为核心,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带。该镇沙湾村将丘陵地区分散零碎的“馒头山”整治成连片的宜机化经果林,在沙湾金山果园,3300余亩柑橘已经栽种生长,建成投产后年产值有望突破800万元。后续将引进专业公司,打造休闲采摘观光为主的319环线乡村旅游点。

队伍助力,选拔强村富民“领头雁”。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洛碛镇以人才为导向,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队伍建设为抓手,厚植人才成长沃土,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活水”。在村集体经济组织换届中,洛碛镇集体经济组织在党委领导下,以实绩为导向,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配强”的原则,选拔集体经济组织理事会、监事会“两会”队伍。“两会”成员呈现如下特点:党员引领,各村党组织书记均为理事长,54%“两会”成员是党员;队伍年轻化,理事会成员平均年龄43岁;注重文化知识水平,66%理事会成员学历在大专及以上。该镇悉心培育集体经济队伍,每月召开专题会议,研判各村集体经济运行状况,整理思路,把稳方向;组织前往成都、苏州等地考察调研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学习经验,吸取教训。

治理增彩,绘就良序善治“祥和图”。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题中应有之义。洛碛镇聚焦乡村治理创新,设施和管理两手发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累计投入1亿元改造和整治农村危旧房2433户,拆除“大棚房”违建6.8万平方米,新建硬化道路120公里,架设电缆2万米;实施“厕所革命”,对村落污水实施集中处理,完成改厕885户,其中无害化改厕702户,卫生厕所改造183户。推行“积分制”管理模式,以“积分制”促“三治”融合,开拓乡风文明建设新思路。通过量化村民日常行为和参与村内事务等情况,以积分结果相应激励或约束,并评选“星级文明户”“清洁户”“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年终,积分结果还会作为集体经济分红依据,激发村民参与热情。

编辑:渝北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