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船镇民利村的“乡村管家”—— 大事小事都管 难事杂事齐抓

每隔一段时间,民利村的“乡村管家”就会聚在工作室,梳理收集到的群众意见诉求

本报记者 杨荟琳 摄

一个成熟的社会,离不开每一个人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心,在乡村更是如此。在以熟人社会为特征的乡村,如何激发村民们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他们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石船镇东北部的民利村,他们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建立一支由“村干部+党员+社员代表+致富带头人”组成的“乡村管家”为民服务队,以“为民、便民、助民”为中心,以“把大家当小家,民利振兴靠管家”为工作目标,推动村产业发展,增进邻里互助交流,化解群众矛盾纠纷,打造和谐文明乡村。

可不要小看这一支只有47人的队伍。得益于它的存在,村里的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之间的矛盾少了,大家伙的幸福感也更足了。

善做“和事佬”耐心化民怨

“还好有他们在,帮我们调解了矛盾,解决了问题。”谈到几个月前发生的事,村民叶泽东打开了话匣子。原来在几个月前,因为项目施工,叶泽东的房屋旁发生了滑坡,影响到了他的日常生活。在找施工方协调无果的情况下,叶泽东求助“乡村管家”的队长、村党总支书记方玲。最终,在方玲和其他队员的多方协调下,施工方同意提供补修材料,妥善解决了滑坡问题。

这样的故事其实还有很多。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各种矛盾和纠纷逐年增多。要妥善处理这些矛盾,需要健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综合机制,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到乡村矛盾调解中来。

“乡村管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为了第一时间介入并化解群众身边的矛盾纠纷,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该村党总支书记方玲决定整合村里的村干部、党员、社员代表和致富带头人,成立“乡村管家”为民服务队,为群众调纠纷化矛盾办实事,听民情问民需解民忧。

为确保这支队伍发挥作用,“乡村管家”建立闭环管理机制,每月10日前,开展全覆盖走访,收集群众意见诉求,汇总上报“乡村管家”工作室;每月20日前,办理群众反馈的意见诉求,解决不了的诉求由村委会上报镇级相关科室;每月30日前,全面总结本月工作开展情况与成效。建立联动处置机制,联合纠纷事权科室、平安办、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整合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民警等共建共治力量,协同推进调解工作,形成多方联动调解的工作格局。建立反馈回访机制,在每月25日前对本月已办结或未办结的群众诉求,通过现场回访、电话回访、随机回访等方式进行跟踪核实,努力形成解决群众诉求的工作闭环效应,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真正解决到位。目前,该工作队的群众满意率超过98%。

勤做“帮扶者”真心解民忧

“正是有这支管家队伍,我们的钱才没打水漂。”如今,在民利村,村民们谈及“乡村管家”为大家维权的事情,人人口中都充满了感激。

事情还要从几年前说起。时年,重庆隆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民利村租用土地1700余亩,用于发展循环农业项目。但从2019年起,该企业因经营不善,拖欠土地流转租金长达2年之久。为了维护村民合法利益,“乡村管家”一方面通过法律手段,追回了部分租金,解除了与企业之间的土地流转合同;另一方面引进新的企业,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这才为村民挽回了损失。

不仅如此。针对村里困难群体的情况,“乡村管家”还主动当起了“帮扶人”,积极为困难群体解决实际需求。“乡村管家”为村里的困难群体按照“一个群体一本台账”的要求,摸清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四类重点对象”人员、不符合“四类重点对象”的困难人群底数,详细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分类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实行动态管理。目前,该村有空巢老人110名,留守儿童9名,“四类重点对象”人员138名,不符合“四类重点对象”的困难人群3户。还建立了帮扶工作机制,每个社由两名“乡村管家”负责联系,开展“四个一”的帮扶活动。即:每周打一次电话,每月入户一次,每季度上门服务一次,每年陪伴过一次节。截至今年6月,开展电话问候130人次,入户关怀1000余次,上门服务250余次。同时,积极引导邻里帮助照护,按照农户自愿、双向选择,“就近、就亲、方便”的原则自愿结对帮扶,促成邻里自愿结对帮扶19对。

勇做“带头人”用心带民富

9月15日清晨,在民利村田垄上,“乡村管家”队员游尊建、张天明正蹲在地上查看毛豆的长势。“我们八月播种,现在已经开始结果了,估计再等一两个月,就可以收获了,到时候又要收豆子,又要种果树,有得忙哦!”说这话时,游尊建望着远方田垄,眼里充满了期待。

“你们看,我们这片地都进行了宜机化整治,等十月到了,就要开始规模化种植果树,以后这一片就是我们致富的希望哦!”村民游贤文十分兴奋地说。游贤文是村里的老人了,眼看着村里的田地从曾经长满荒草到即将披上“绿装”,他心里有着说不尽的高兴,而这样的改变也源于“乡村管家”的助力。

原来,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村党总支决定集约土地发展大规模种植。对此,许多村民有顾虑,不愿意把自己的地拿出来。面对这样的情况,“乡村管家”站了出来,主动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带动村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他们前往江津,实地考察了石门镇李家村在品种挑选、种植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并邀请农业专家到“乡村管家”工作室、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业技术培训。针对村里发展特色水果种植产业,村民们不理解不支持的现象,他们还逐社召开了50余场院坝会,通过包片包户包人的方式,深入到群众中去,解答疑惑,并带头将自己的土地拿出来,以实际行动做表率,争取大家的支持。正是在这群“乡村管家”的助推下,村里零星撂荒的土地被集约了起来,进行了宜机化整治,开展大规模的种植。

下一步,石船镇将在全镇范围内推行“乡村管家”基层治理模式,并以此为抓手,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

编辑:渝北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