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百日攻坚“集结号”亮出消防整治“组合拳”
——龙山街道开展消防整治行动掠影

本报记者 王彦雪 通讯员 王小燕  

松石支路消防通道开展集中清理

高层建筑消防管网整治后恢复通水

本报记者 王彦雪 摄

消防安全重于泰山。近年来,为进一步筑牢辖区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墙”,龙山街道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大力开展消防整治行动,打出“多宣传+严排查+强整改”的组合拳,切实保障辖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以高质量服务促进居民高品质生活。

宣传全方位,以“铁”的决心织密防范“安全网”

今天,走在龙山街道,各色消防安全宣传随处可见:街面上消防宣传展板、宣传标语横幅处处可见;小区里的楼栋入户大厅、电梯处的消防典型案例、警示标语“见缝插针”;社区微信群、小区微信群的消防安全提醒也时时在线……做好消防安全工作,首先是在思想上要予以高度重视,因此,街道强势发力,多端联动,充分发挥宣传优势,以全方位的宣传攻势增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渗透力和实效性。

在工作中,龙山街道通过统筹线上线下资源,利用各类宣传载体,采用物业微信群、安全稳定群、消防工作群和居民手机短信的“三微一信”进行线上广泛宣传;线下投入经费20余万元在楼道、电梯等显著位置张贴宣传警示标语、警示案例海报。

同时,街道借助宣传展板、企业LED显示屏发布宣传标语,提高了群众知晓率,通过再动员、再宣传,积极把工作触角延伸至居民身边。

另外,街道还常态化开展“五进”活动,制作了260块宣传展板在物业小区、人员密集区域进行摆放,展板内容包括消防通道被占用、电器燃气违规使用、乱丢烟头、消防管网无水、违规操作、消防意识缺失六个方面,选取国内、市、区及街道辖区鲜活的火灾事故案例,进一步强化辖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

排查全覆盖,以“铁”的标准搭好防控“平安桥”

8月11日,龙山街道龙华社区迎来了一支安全检查小分队,对各小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逐一深入排查。

在检查中,小分队人员现场查看了小区各消防设施及消防管理隐患,检查了消防操作人员操作证件、防火巡查记录是否完善等,为小区高层建筑安全度夏打下坚实基础。

这只是龙山街道通过排查消防隐患,奠定治理基础的一个缩影。在消防整治工作中,街道通过排查“全覆盖”,以“铁”的标准搭好消防安全“平安桥”。

落实“细排查”。积极开展“三查三清”及电气燃气专项排查,可燃雨棚、防盗网核实,发现辖区有332栋存在安全隐患,其中涉及可燃雨棚5836户,已整治3755,防盗网7756户,已整治5761户。开展电力安全入户检查241栋,排查安全隐患196条;开展燃气安全入户检查231栋,排查安全隐患125条。

加强“深排查”。组建居民小组、网格、社区、物业企业、供电供气企业、职能科室六位一体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群,对发现的用电用气安全隐患及时反馈在微信群里,有关供电供气企业及时组织开展整治,随后将整治前后对比照片发到群里,既加强了消防安全巡查的深度和广度,又加强了用电用气隐患的动态监管,实现了“群防群治”的隐患共治效果。

齐力“严排查”。建立综合治理重点任务责任分解表,层层压实整治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强化街道班子带头,驻居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参与,动员辖区居民积极参与,推动综合治理见到实效。

整治零容忍,以“铁”的举措打响防护“攻坚战”

去年年底,聚信广场小区7栋高层建筑消防管网经整治后通水,悬在居民们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下了。今年排查中,新发现的71栋水系统存在隐患的建筑,正在采取“四级包案、五措处置、三色督办”方式督促逐一整改,在年底前将全部整改完成,落实到位。

一系列工作措施实施、工作机制建立体现了龙山街道在整治辖区消防安全隐患上的决心。在整治中,街道坚持全体力量往下沉,集中攻坚、展开拉网式整改,持之以恒抓好消防安全工作,积极营造良好消防环境。

统筹规划,健全工作体系。街道始终把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精心部署,全力推进,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和社区书记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联席会、推进会,推动解决疑难问题,切实保障综合治理顺利推进。

坚持靶向施策,创新工作机制。结合辖区整治工作实际,街道建立了“日、周、月”工作推进机制,通过会商研判、督导检查、通报约谈等方式倒逼综合治理工作有效开展;制定“三色分类挂图作战”机制,按照“红、黄、绿”三色分类管理,倒排工期、限期完成;创建主要领导包片、分管领导包社区、驻居干部和社区书记主任包小区、网格长和网格员包楼栋和住户的“四级包案”挂牌整治机制,确保整治有力。

坚持突破难点,提升工作实效。在建筑消防设施整治攻坚行动中,除了对今年新查摆出来的71栋水系统存在隐患的建筑开展督促整改落实到位,街道还积极推广物业企业运用高层建筑管理系统,有效提升消防设施维护管理水平。不仅如此,街道还在深化打通“生命通道”集中清障行动中,探索智能化提升方案,针对辖区“老大难”的松石一路周边,聘请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智能交通改善方案,通过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人性保障等措施,提升整治的智能化水平,缓解“行车难、停车难、执法难”等突出问题。

编辑:渝北编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