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从党召唤 奋进新征程

退休后的李可仍坚持学习,关注地方建设和发展

黄志深入田间,了解贫困户种植的柑橘长势

蔡英俊走访辖区居民,收集问题倾听诉求

坚定•理想信念

党员身份永远不退休

新的征程上,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抗美援朝老兵李可

“70年前,我和战友们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近日,一场特殊的党史课在双龙湖街道老兵之家内开展,86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李可为辖区退役军人讲党史,他用自己上战场的亲身经历带领退役军人们追史惜今,进一步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记忆永存。

19岁赴朝参战死守战壕高地

1951年1月,19岁的李可作为一名战士跟随所在部队跨过鸭绿江,奔赴战火硝烟的朝鲜。

“进入作战后,常常物资紧缺,靠高粱米、压缩饼干维持生活。”李可回忆,美军飞机的疯狂轰炸,切断了志愿军的食物供给线。当时,为躲避敌人的轰炸,他和战友们轮流用钢钎打战壕,常常手上都是血泡,“枪林弹雨、死守战壕高地”这句话在他眼

里是这场战役的真实写照。“不过谁都没有畏惧,大家都知道,打仗拼的就是意志,用生命和鲜血誓死保家卫国是军人的神圣职责。”回想起这段历史,李可激动地说。

1952年,李可在战地加入了共青团的前身——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他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介绍人对他说:“你现在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啦。”从那以后,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愿望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三次申请入党坚持党员标准1953年,李可复原回到家乡涪陵。1956年,李可向组织上交了第一份入党志愿书,当时他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经过三次递交入党申请书后,1985年1月1日,李可终于成为了中共预备党员,1年后,转正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1986年,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厂长负责制、深圳特区等新生事物在全国相继出现。四川省总工会在乐山、涪陵两个地区工人俱乐部开展主任(正科级)竞争上岗试点,李可报名参与竞争并获胜,成为涪陵工人俱乐部主任。

“当上主任后,我依然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李可告诉记者,当时,涪陵地委所辖的涪陵工人俱乐部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之后,他用两年时间扭亏,第三年经济效益直接翻番,并获得四川省“先进工人俱乐部”称号。1994年,李可本该退休,又被留用4年,最终,1998年才离开工作岗位。

忆往昔谈感受传承红色精神

退休后,李可定居渝北。在他看来,尽管工作退休了,但党员身份永远不退休。

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李可加入了双龙湖街道“老兵故事汇”宣讲团队,为干部群众讲述党的历史,告诫大家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与此同时,渝北区消防救援支队还将李可聘为“红色教员”,通过口述党的历史、分享战斗故事、谈牺牲奉献精神,让支队指战员在革命传统教育中进一步筑牢忠诚于党、热爱祖国的坚定信念。

“我今年86岁了,这么多年,我亲眼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给社会、给每个家庭带来的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普遍改善提高,全国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7月1日,在观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并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后,李可感慨万分。他说,作为一名上过战场的老兵、老党员,他将始终把党的宗旨牢记于心,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发挥余热,奉献爱心,弘扬正能量,矢志不渝地为人民服务。

牢记•初心使命

让家乡人全都富起来

新的征程上,要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大盛镇青龙村党总支书记黄志

从24岁到34岁,他把人生最美好的十年奉献给家乡,建成重庆市第一个丘陵山区集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于一体的现代化水果产业基地,带领乡亲们成功脱贫致富,他本人也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他就是大盛镇青龙村党总支书记黄志。

有了产业,乡村发展步入快车道青龙村因地处偏远、产业薄弱,“空心化”严重,脱贫致富之路异常难走。

2010年,“小老板”黄志决定回村发展,成了村里的综治干部,2016年,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

几年的工作,让黄志找到了制约青龙村发展的症结:村里以传统农耕为主,又受到丘陵地形限制,农业长期停留在落后阶段,投入产出低,村民大多外出务工,土地大片撂荒,“空壳村”由此形成。

找到了症结,发展现代农业的脱贫思路渐渐清

晰。借着渝北区“双十万工程”的东风,2018年,青龙村特色水果产业基地开工建设。针对全村70%的土地严重撂荒的状态,黄志带着村“两委”干部,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走村入户开展宣传,成功争取到全村7个社517户村民的土地集体入股。一年后,青龙村完成整村荒(耕)地宜机化整治,建成2350亩的全市第一个丘陵山区宜机化水果基地。

鼓了腰包,群众日子越来越红火

发展产业的目的最终是要让群众受益。

为了保障村民的经济利益,同时也保持集体经济持续发展,经上级同意,黄志在村里推行了新的集体经济分配模式,即经果林收益的80%直接分红给农户,剩余20%归集体,用于果园日常管理、工资发放及购买医疗保险、养老服务等集体公益事业再分配;果园行间套种作物收益的100%归村集体,再以户籍股方式直接分配给农民。预计2021年,青龙村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350万元以上,农民年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为吸引劳动力回村就业,黄志又组织青壮年外出学习农机操作,成立以党员为骨干的专业队伍,并购置拖拉机等农机具,全面实现机械化耕作,并对外承接业务。通过承接镇内外多个农业项目,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80万元。

暖了民心,全面小康一个不能少

从担任村干部开始,村里的贫困户就成为了黄志心中的牵挂。

2018年,贫困户唐照益务工时遭遇车祸,基本丧失劳动力。黄志多次帮忙协调,并通过私人关系聘请律师依法争取赔偿金,解决他的医疗费用,此外,还修通了从主公路到唐照益家门口几百米水泥便道,方便他出行。

这些年,黄志自掏腰包帮助购买合作医疗等各类保险,村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得到控制;通过CD级危房改造,贫困户住房问题得到解决;通过介绍工作、安排公益性岗位,贫困户有了稳定收入,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7月1日,黄志和乡亲们一起观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并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心澎湃,非常振奋。作为青龙村党总支书记,我将坚持牢记初心使命,统筹抓好青龙村‘双十万工程’、乡村振兴等工作,积极谋划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产业的发展壮大,让村民们户户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有向往,日子有盼头。”黄志说。

践行•党的宗旨

服务群众我们在路上

新的征程上,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渝北区优秀党务工作者、双龙湖街道凯歌路社区党委书记蔡英俊

在漫漫人生中,人都会面临各种选择。

如果你问渝北区优秀党务工作者、双龙湖街道凯歌路社区党委书记蔡英俊,他的选择是什么?他会坚定地告诉你:坚守为民服务初心,不负青春韶华。

坚守军人职责使命

对于很多男孩子来说,能够穿上军装,到部队锻炼,是一件幸运而值得向往的事情。很荣幸,21年前,也就是蔡英俊17岁的时候,他实现了军人梦想,如愿穿上了梦寐以求的绿军装。

参军后,蔡英俊被分配到了新疆军区霍尔果斯边防连。这是一个英雄的连队,也是在这里,蔡英俊因为表现突出,被连队党组织吸纳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在驻守前哨班期间,由于蔡英俊是驻守班长,一些商人主动找到他,要他在货物出关上给予一些帮助,让他们的货物能够快一些出去。面对这些商人递过来厚厚的人民币,蔡英俊严词拒绝了。

牢记为民服务宗旨

2009年,退伍回到家乡的蔡英俊通过双龙湖街道统一招聘进入社区工作。2013年,蔡英俊又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被选举任命为凯歌路社区党委书记。

凯歌路社区是一个农转城人员聚集的社区,基层社会治理问题复杂。对此,蔡英俊觉得只要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一定能够赢得群众的支持与谅解。

辖区有几块国有空地,居民在空地内种菜,时常因为地域划分发生纠纷,种菜的工具也随意堆放在楼梯间,甚至随意打开化粪池,用粪便给农作物施肥,这些行为与城区管理格格不入,更有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了改变这一情况,蔡英俊多次与相关区级部门联系,希望将这些国有空地改造成社区小公园,同时多次深入楼院给居民做工作。最终,昔日杂乱无章的空地变成了居民茶余饭后休闲散步的好地方。

定制服务群众点赞

为了更精细化地为居民服务,在蔡英俊的倡导下,社区创新地提出了“网格化定制”志愿服务。

在入户走访中,蔡英俊了解到“孩子不好管”成为众多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希望社区能够开展定制化的服务。为此,在蔡英俊主导下,社区在周六、周日,开设了“周末科技课堂”,凡辖区无父母照料的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均可在此免费享受服务。针对假期孩子没人照顾情况,从2014年开始,社区开办了爱心托管班“暑期课堂”。随着举办“暑期课堂”的经验越来越丰富,课程也在不断深化:课业辅导、演讲与辩论、机器人编程课程、小豆伴电影学堂……

情到深处冰自融。随着这项服务的推广,居民们对蔡英俊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蔡英俊从居民口中的“哎,那个谁”变成了“蔡书记”。“习近平总书记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句话让我铭记。”在蔡英俊看来,作为一名党员和社区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守理想、担当使命,不负韶华,努力为群众提供更精细化、精准化的服务。

本版文图由本报记者兰卓杨荟琳王彦雪欧云霄周新宇任天驹朱云卿提供

编辑:渝北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