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街道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
以“六心微治”加强基层服务

据人民网晚上7点半,太阳刚刚下山,重庆市渝北区龙山街道松牌路社区居民委员会旁的院坝上,却热闹起来了。只见十余名居民,围坐一团,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

这是松牌路社区每周都会开展的“松牌夜话”现场,目的为倾听群众心声。当地社区专门选择在晚上开展活动,正是为了让白天上班、上学的群众能够有时间前来参与。

社区治理是市域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和“神经末梢”,社区治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当前,渝北区龙山街道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秉承“大城众管,城市微治”的管理和服务理念,以“文化润心田、网格汇心声、沙龙议心事、四方联心桥、专业化心结、服务促心悦”的“六心微治”为品牌,深化拓展“党建引领、三治融合、智能支撑”的良治举措,不断提升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让社情民意渠道畅通起来

“为更好地收集民意,街道建立了‘一专五兼、六员共治’的网格化治理格局。”渝北区龙山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也就是落实一名专职网格员,民警、交巡警、城管、环卫、物管等五名兼职网格员,共同负责网格日常事务。

同时,充分利用院坝广场、廊庭楼下等居民聚集地方,定期组织开展“松牌夜话”等社情民意建言会集中收集居民的所思所想所盼。网格员在日常走访做好政策宣传、工作提醒同时,还要及时收集居民意见,并在辖区定点设立网格汇心箱,引导居民畅所欲言,通过正确途径反映诉求。

“你们要修路,我就要建廊桥!”去年11月初,在一次“松牌夜话”现场,辖区某酒店负责人表示,社区新规划的一条公路,让他的门店变成了“吊脚楼”,对客流影响较大,因此要在人行道上搭建一个廊桥,供客人进出。

“绝对不行,这是违建不说,占用人行道影响居民出行,还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在现场,网格长和居民均提出了反对意见。可一时也没有讨论出一个结论来。

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最基层

没想到的是,仅仅几天后,该酒店负责人专门选择了一个周末的深夜进行施工。一夜之间,全钢结构的廊桥就被搭建起来了。

“在收集民意时,能化解的矛盾尽量化解,解决不了的就进入沙龙议事环节。”松牌路社区党委书记贺东凤说,社区每月都会采取定期和重大事项不定的形式召开“民情沙龙”议事会,邀请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专业律师、共驻共建单位等组成“议事团”,共同解决党员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

于是,由网格长召集、网格员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的“民情沙龙”将廊桥一事作为重点议题,进行专项讨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经过3场“民情沙龙”,该酒店负责人终于被大家给说服了。去年12月初,他自行将搭建好的廊桥予以拆除,居民也为此长舒了一口气。

“除了‘民情沙龙’,街道还构建了民警法官、专业人士、党员代表、街道社区共同参与的‘四方融合’调解化解机制,将矛盾化解在最基层。”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去年以来,龙山街道四方调委会化解疑难矛盾纠纷98件,其中化解信访积案和复杂疑难纠纷8件,涉及金额500余万元。

把服务触角延至基层末梢

“社会治理不仅要能化解矛盾,还要能化解心结。”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龙山街道专门建立了心理服务工作机制,对各类有需要的群众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科学研判跟进,实现“全域、精准、立体”式心理服务。

如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安排具有二级资质的心理咨询师固定到“舒心室”工作室为居民提供心理服务。构建以社区为主阵地,建立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的网络,建立网格化的心理援助工作队伍,提高基层开展心理疏导的水平和能力;社区与所辖学校、企业等单位建立心理活动互动网,逐步让心理服务全覆盖。特别在疫情防控重要阶段,为辖区居民开展心理咨询疏导和支持帮助34000余人次,避免了2件极端行为的发生。

龙山街道有关负责人说,通过“六心微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旨在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街道建立的“2+2+N”社区特殊群体帮扶机制,可针对失独家庭、空巢老人、特殊困难家庭提供生活照料、心理疏导、健康保健、法律咨询、文娱活动、节日关爱等无偿服务,实现“零距离”服务群众。

此外,以网格治理“一日三巡”为基础,龙山街道还建立了校园周边“你上学,我上岗”队、物业小区红心爱家护巡队伍,通过积分兑换、精神奖励等方式吸引热心居民、党员干部、退役军人参加,与公安专业队伍一道,常态开展联勤联巡联控,构建起“专业+网格+群防”相结合的巡逻防控体系,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巡查全覆盖”。


编辑:渝北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