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巴蜀七十二行雕塑馆
看看老行当 重温旧时光

精美的旗袍展品

缝纫、纺织雕塑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欧云霄 摄

本报讯(记者 欧云霄)位于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内的巴蜀七十二行雕塑馆于近日正式开馆,馆内一百余件雕塑品生动呈现了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老行当,这个充满“故事”的展馆,值得你来好好“怀旧”一把。

据了解,巴蜀七十二行雕塑馆以雕塑艺术形式展示清末至民国时期极具特色的巴蜀地区传统行当,展出面积约700平方米。馆内由79组,共计108个雕塑人物及道具组成,分为城乡力夫、良工巧匠、街巷能人和市井商贩4个单元。

在名为“染匠”的雕塑前,记者看到一位布满皱纹的妇人,系着围腰,小心翼翼地将手里的布料放进染缸,而时间,也定格在这一刻。据介绍,染匠,是以染布为生的人。中国古法染布有扎染、蜡染和夹缬三种方法,一直延续至今。“过去人们多穿蓝色和青色衣服,染匠先将布染成蓝色,再染则颜色逐渐加深至青色,因而有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重庆巴渝民俗馆工作人员说道。

除了“染匠”,展厅里,上百个民间小人物雕刻得活灵活现,他们当中有拉船的纤夫、搬运货物的力夫、缝缝补补的裁缝、修造房屋的泥瓦匠、打制家具的木匠、唱川剧的艺人、教书的私塾先生、做生意的商贩……再现了清代至民国时期巴蜀人的市井生活,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计民生,具有深厚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为观众打开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巴蜀人文画卷。

“从最初的构想到设计,我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悉心打磨。”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雕塑学会理事邓刚是巴蜀七十二行雕塑团队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团队以清末至民国时期为历史背景,根据巴蜀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人物形态、生活特征和人们的审美认知,提炼巴蜀一带鲜明的人物特征与从业者的肢体语言,以饱满的雕塑符号贯穿其中,从而创作了具有当代审美特征兼具历史文化意义的巴蜀七十二行雕塑作品,生动再现了传统行当的劳作场景,着力体现了七十二行从业者淳朴奋进的优秀品质。

展览中的传统行当,有的仍存在于当代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有的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有的则早已只能留存于人们的记忆、文字和影像资料当中。区文旅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展览的每一个行当、每一组雕塑,记录着历史变化,浸润着匠人匠心。希望通过这样的展览,让大家看到往昔的生活样貌,感受到新老行当更替过程中匠心文化的传承,也能激发我们传承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激发当代青少年的爱国情怀。


编辑:渝北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