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志愿红 温暖我的心
——王家街道开展迎新春志愿服务活动小记

本报记者 杨荟琳 通讯员 刘恋

志愿者邀请外地务工人员一起包汤圆

志愿者教孩子剪出美丽的窗花 本报记者 杨荟琳 摄

春节将至,岁寒情深。

春节是广大群众返乡过年、阖家团圆的集中期。但今年,为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家都积极响应“就地过年”的倡导。

家里的孩子会不会失落、家里的老人是否有人照顾、今年的老家是否和往年一样?别担心,在王家街道,贴心的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们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多形式为群众送温暖、送祝福,共同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剪窗花送温暖

让留守儿童过上幸福年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疫情防控却不容有失。为了让远在外地务工的人放心“就地”过年,让留守家中的孩子们过个幸福年,1月25日,在充分考虑疫情防控的要求下,王家街道王家社区组织辖区部分留守儿童在社区多功能室开展“剪纸迎新春”主题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用“剪纸艺术”传递温暖,用一朵朵美丽窗花裁出欢乐。“我爸爸在外地打工,今年不能回家过年,我就和爷爷奶奶一起过年,等爸爸回来,我要把我剪的小花送给他。”留守儿童文常瑞懂事地说。

没来到现场的小朋友同样也感受到了快乐。因为次日,该社区志愿者又前往没到现场参加活动的留守儿童家中进行慰问,并为小朋友们进行剪纸教学,为他们送上了书包、文具等慰问品。同时,志愿者还为孩子们准备“惊喜”,视频连线远在外地的父母,人虽不在身边,但心在一起。

送春联送祝福

让文明新风进入百姓家

春联、福字送到家,欢欢喜喜过大年。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红红火火的喜庆氛围,近日,王家街道苟溪桥村志愿者为群众送福上门,欢度新春。

“今年的春联比自己去市面上买的春联更有意义,我要拍照留存。”村民冉杰乐呵道。冉杰表示,今年倡导“就地过年”,家里人可能不像以往春节那么整齐。原本以为这个春节会比较冷清,没想到还没过节,祝福就已经来了。和以往自己去外面买春联不同,这次冉杰收到的春联是社区志愿者手写的,内容不仅有对新春的祝福,还有对家风家训的宣传。

在入户送春联的同时,志愿者也大力宣传文明过节及疫情防控工作,反对封建迷信、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尚。

包汤圆话家常

让游子感受家的味道

“这个活动太贴心了,让我们这些在外务工的人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1月21日,在王家街道玉峰山村,志愿者邀请外地务工人员一起包汤圆、吃汤圆,让不能回家的游子在外也能感受到过年的温暖,这一举动让家在成都的袁雪英感到十分贴心。

袁雪英老家在成都。近几年都在玉峰山村10社文红家具厂上班,以前每年春节前,她都会提前回家和家人团聚。今年倡导“就地过年”,她决定一个人留在渝北过年。得知她这一情况后,该村的志愿者邀请她到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村里的志愿者、其他外来务工人员一起包汤圆。活动中,老人们教她包汤圆,让她想起了儿时外婆给她包汤圆的场景,让她一下就有了家的感觉。“我学会了,以后等我回去了,我也要给我爸妈下厨包汤圆吃。”袁雪英开心地说。


编辑:渝北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