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扶残助残惠残 决胜全面小康

据重庆日报客户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

“十三五”以来,渝北区残联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残联指导下,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倾力推进残疾人康复、教育、无障碍改造、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持续让2.3万余名残疾人体验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残健共融、同奔小康”美好愿望也逐步变成现实!

残疾人康复服务更精准

初冬时节,寒意绵绵。但渝北区统景镇平安村的重度肢体残疾人段福群心里却温暖如春,她接受专业社工免费上门康复保健8次后,现在手比原来更有力更加灵活了,走路脚也更加有劲了。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渝北区重点抓好儿童康复和成人康复,在全市率先出台儿童康复训练生活补贴政策。累计为450人次残疾儿童和5家儿童康复训练机构发放康复训练补贴361.57万元。投入603.644万元帮助398人次残疾儿童参加听力、脑瘫、孤独症、智力康复训练。为142名残疾儿童、困难残疾人适配假肢、矫形器、助听器等。为残疾人适配轮椅、拐杖、助视器等辅具4030件;精准康复服务1.6万人次,家庭医生签约并履约5895人次。

残疾人教育保障更有力

“感谢残联的帮助,让我跨进了大学校门,在今后生活中,我一定自食其力。”“十三五”以来,渝北区残联时常收到不少残疾大学生寄来的感谢信。

据介绍,“十三五”,渝北区已形成覆盖学前阶段至大学阶段的残疾人教育资助体系。投入185.44万元资助2565人次学前到高中教育阶段残疾学生;投入165.75万元资助618人次残疾大学生(或残疾人子女)。开展拼音、识字等方面扫盲培训178人,全区632名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已入学614人,实现“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5%以上”目标。

残疾人居家环境更舒适

地面平整,坐着轮椅能自由“行走”了,灶台可升降,自己能做饭了……“十三五”以来,渝北区部分残疾人家庭已实现这样舒适的居家环境。

渝北大盛镇千盏村残疾人游某便是无障碍改造的受益人之一。游某因一场意外事故,造成肢体二级伤残,常年需卧床休养。未改造前,游某连一个简单的翻身动作都要家人帮助。改造后,依靠安装在床边沿及墙体抓手,他自己可以慢慢翻身了,有效减轻了家人的负担。

5年来,渝北区投入561万元为2189户残疾家庭实施居家环境改造,项目包含:地面平整防滑及坡化处理;房间之间无障碍通道建设;沐浴、坐便器、低位灶台改造;安装呼叫器等多个项目,极大地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

残疾人社会保障更全面

让残疾人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是渝北区“十三五”时期全力抓紧抓实的头等民生大事。

截至目前,渝北累计向16988人次贫困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1286.584万元;累计向32589人次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3659.28万元。投入823万元资助46170人次三、四级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累计为8285人次三、四级残疾人发放城乡居民养老补贴70.22万元。投资246.86万元为87641人次残疾人购买团体意外保险。投入498万元救助残疾人848人次,元旦、春节慰问残疾人1680人次,共计50.4万元。

渝北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5年来,通过落实政策,精准康复服务、促进就业创业、脱贫攻坚等多方面帮扶,全区残疾人朋友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残疾人朋友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也越来越有盼头。


编辑:渝北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