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小小舞台 传承传统文化
——我区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小记

本报记者 杨荟琳 通讯员 王莹

汉渝路小学的孩子们正在和老师一起学习戏曲的一些基础动作

本报记者 杨荟琳 摄

11月13日,一场文化盛宴在汉渝路小学上演。当天上午,渝北区艺术进校园曲艺知识普及鉴赏课在汉渝路小学开课,来自重庆市曲艺团的表演艺术家为孩子上了一堂活泼又有趣的戏曲、曲艺知识课,丰富了大家的校园生活。

曲艺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把曲艺引进校园,既让同学们在欢乐中体会到传统艺术的魅力,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又能开阔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同时也为推动曲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2017年起,我区开始开展戏曲进校园的活动。通过开展戏曲进校园、戏曲教育活动、校园戏曲社团建设、引导学生进剧场等,推广普及传统戏曲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审美素养。

文化大餐进学校

孩子们心里乐呵呵

“我觉得这个活动特别有意思,以后有机会我还要参加。”汉渝路小学学生代坤芮参加完活动后兴奋地告诉记者,自己一直在学习古琴,平时也喜欢国风类的东西,这次有幸能够参加这次活动,她十分开心。

在本次活动中,表演艺术家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极具感染力的示范表演让在场的同学们了解了什么是曲艺、曲艺的基本概况等知识,也亲身感受到中华传统曲艺艺术的魅力。孩子们全情投入,积极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有板有眼地学习动作,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当天活动仅仅是我区开展戏曲教育活动的其中一场。为了贴近校园生活,充实艺术教育课堂,我区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积极探索创新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的戏曲线上教育形式,依托音乐课堂教学和艺术教育活动,开展戏曲知识普及、辅导;邀请戏曲艺术专家、非遗传承人等举办专题讲座;渐进推出戏曲进校园线上教育,让中小学生从线上学习了解戏曲知识、表演技巧,进一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在线化。同时,为培养中小学生戏曲兴趣爱好,方便中小学生学习曲艺知识,在后疫情时期,我区还为中小学校免费配发戏曲知识宣传资料和经典曲目数字资源。

推广戏曲也要组合拳

全方位让孩子爱上戏曲

你以为戏曲进校园就是开展戏曲教育活动吗?

当然没有那么简单。

为了让孩子们全方位了解戏曲、爱上戏曲、传承戏曲,今年以来,我区还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演出、校园戏曲社团建设,引导学生进剧场等工作。

在推进中,我区结合疫情实际情况、学校教育实际和中小学生身心特点,选择优秀、经典、适合学生观看的戏曲艺术作品,坚持多措并举,组织戏曲艺术表演团体进部分校园演出,选择优秀戏曲剧(节)目进辖区内有条件的中小学校轮流演出。支持中小学校建立戏曲社团、兴趣小组、戏曲工作坊和戏曲传承基地,让学生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参与戏曲体验、学习和实践;鼓励戏曲艺术表演团体结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与学校戏曲社团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鼓励学校聘请戏曲专家、非遗传承人和知名戏曲票友等担任学校美育兼职教师。同时,积极引导有兴趣的中小学生走进剧场,学习戏曲行当、服饰、道具、脸谱、身段、唱腔、念白等基本知识,观摩戏曲排演,开展体验互动等活动,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爱好。

学生家长齐拍手

许多孩子成为了小戏迷

“妈妈,你可以带我去剧场看戏不?”11月14日,恰逢周末,代坤芮向妈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原来,自从那次活动后,代坤芮就对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经常让妈妈给她找戏曲相关的故事讲给她听,还想去实地看一场戏曲演出。这让她妈妈十分意外。

“以前孩子喜欢看动画片,放学回来就想看电视,现在迷上了戏曲,放学回来就抱着有关戏曲的书籍看。”代坤芮妈妈表示,这一次戏曲进校园的活动,不要说女儿,自己都觉得特别有意思。得知女儿对戏曲感兴趣后,她十分支持,为孩子在网上购买了一些戏曲知识的书籍。“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孩子们多接触,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我希望学校能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多搞一些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有更多的平台学习戏曲。”代坤芮妈妈如是说。

不仅是代坤芮着迷,活动结束后,许多学生都表现出了对戏曲的热爱,希望学校多开展这类活动,丰富大家的课余文化生活。

“我们结合了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欣赏特点水平和不同学校的学生数量差异,开展了不同形式活动。”区文旅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全区还将进一步整合中小学校现有师资、业内专家学者、戏曲表演艺术家的力量,统一制定授课内容并总结完善系列化整体授课方案,在全区的戏曲特色学校开展戏曲培训课程,让戏曲艺术走进孩子心里,让年轻的一代了解它、喜爱它,并进一步传承它、发扬它。


编辑:渝北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