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农村旧房整治提升行动
渝北:幸福生活齐努力 美好环境共缔造

统景镇江口村  通讯员 李显彦 摄

据《重庆日报》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一批全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培训基地名单,重庆市渝北区等全国16个城市入围,将肩负传播共同缔造活动理念方法等使命,为各地推广共同缔造活动经验、扩大活动试点范围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渝北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以大力推进农村“双十万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加快打造城乡融合示范区等“四区”,积极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为培育形成共同缔造试点示范村落,有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渝北区加快推进农村旧房整治提升行动,深入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先后打造出江口渔村、廖家湾等一批特色巴渝民居,建设“整洁、舒适、安全、美丽”的城乡人居环境。

振兴引领环境蝶变

每逢雨后,位于渝北区古路镇的周家山大桥便会被升腾的云雾环绕,宛若一座凌空飞架的“仙桥”。这一独特的景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前来“打卡”。古路镇在桥头的周家山上建起了观景平台,方便游客观景摄影。

观景台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巨幅标语格外醒目。一旁,兴盛村3社社长江德明望着家的方向,眼神中充满了憧憬:“今年雨多,游客肯定多。环境好了,大家一定可以把乡村旅游搞得红红火火!”

江德明的家就在“仙桥”之下。刚刚结束的旧房整治提升,让原本五花八门的农房形成了统一的巴渝民居风格。坡屋顶、小青瓦、灰瓦脊、白瓦头……10余栋整改一新的农房围成的院落与绿油油的田园相映成趣,显得祥和恬静。不远处,正在修筑的堡坎、不断延伸的便道、规划有序的经果林,正一点点改变着这里的人居环境。

在与古路镇毗邻的统景镇江口村,逶迤而下的御临河和大洪河在此交汇。在交通以水运为主的年代,江口村曾是川东渝北地区水运通道的重要枢纽。

上世纪50年代后,公路逐渐取代水路成为主要运输方式,江口村往日喧嚣的“水码头”逐渐回归恬静。不过,伴随时间衍进,一系列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

安居,方能乐业。如何通过走农旅融合之路,让江口村实现乡村振兴?

“我们会同统景镇,在保留村庄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对江口村4社的民居、道路、鸡舍、柴舍、排水沟等进行了全面整治,并进行了花树、果树补植,在最大限度地保留土味、还原乡愁基础上,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让群众住得舒心,让乡村面貌升级。”渝北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得益于渝北推进的农村旧房整治提升行动,江口村4社一扫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的旧貌,蝶变为民俗特色文化旅游基地“江口渔村”。

“江口渔村”仅是渝北古洛环线(古路镇至洛碛镇的草统路-统大路-大白路-张白路-洛张路)上主城居民近郊乡村游新晋“网红地”的代表之一。

据了解,去年9月,渝北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五个振兴”为目标和路径,在全区优选代表性强、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古洛环线开展乡村振兴试验示范,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并以此探索模式、总结经验,推进渝北乡村振兴步伐全面提速。

深山古村重获新生

开展农村旧房整治提升和重要节点环境提升,助力农村环境嬗变,是古洛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关乎群众安居乐业的根基。

从江口渔村溯御临河而上,是古洛环线的大盛镇。位于天险洞村5社的廖家湾,如今已成为游客最爱去的景点之一。这座由7个院落组成的古村落后有青山倚靠、前有清泉流淌,完全符合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山环水抱”的宜居理念。

廖家湾是渝北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之一,在农村旧房整治提升中,渝北区住建委和大盛镇多渠道鼓励发动群众,突出小组团、微田园、生态化、有特色,对危旧房实施拆除重建或加固,改造房屋62栋,92户246名居民从中获益。

去年,廖家湾以记忆乡愁为主题,对周边景观和环境进行全面升级。按照“八改六化”标准,融合“花”(花山、花湖)、“屿”(山屿、绿岛)、“映”(湿地、荷塘)、“像”(记忆乡愁)四大元素,致力打造水池景观化、建筑庭院化、材料乡土化、布局幽静化、空间活力化的“五化”廖家湾。

一手抓建,一手抓管。廖家湾建立了村规民约,利用乡贤和民俗文化,对村民进行引导,督促村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在院落各处合理规划垃圾投放点,指定专人维护;明确责任范围,要求村民自行负责房前屋后环境卫生,轮流保洁公共区域;每户设立公示栏,不定时进行检查,定期公示。

依托整治后的环境,廖家湾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村民们把闲置的农房打造成民宿,吃上了“旅游饭”。下一步,廖家湾将结合云龟山等景区全面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旅融合发展,并按照4A级景区要求定位发展。

传统村落乡愁永驻

在渝北,和廖家湾一样保持着原始风貌的古村落还有不少。7月,市住建委等多家市级部门联合公布第一批22个重庆市传统村落名单,渝北区洛碛镇大天池村杨家槽榜上有名。

大天池村位于洛碛镇的东北部,处于古洛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是渝北乡村振兴的“主阵地”之一。

近年来,大天池村以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农旅融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突破口,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该村将引入社会资本打造一批特色民宿,使其成为古洛环线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同时,对辖区原有古树、古迹、古房进行保护和修缮,将历史积淀和现代设施融为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安居之美,让村民不忘乡愁。

目前,渝北正在大天池村加快推进住建部设计下乡村庄设计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典型案例研究(杨家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拟将包括杨家槽试点项目在内的共同缔造试点示范村落连点成线、连线成片,打造成具有特色的现场教学点。

同时,古洛环线洛碛段的农村旧房整治提升工作已基本结束,先后整治农房1000余户。洛张路、张白路沿线沙湾村、老君山村、大天池村3个标段的环境整治已于7月全部完工,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住得放心居得舒心

“共同缔造活动”是以城市社区和农村自然村为基本空间单元,切实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身边小事、实事做起,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打造宜居的社区空间环境。

“全力保障农村群众‘安居’的同时,努力通过农村旧房整治提升帮助群众‘优居’,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渝北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古洛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人居环境的嬗变,折射的就是渝北区近年来农村旧房整治提升工作的成效。

据介绍,近年来,渝北区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来打,按照“八改六化”的标准整治,有序实施“五沿带动、全域整治”工程,围绕“五沿区域”“三环十景”“古洛环线”等布局,先后打造了礼朝屋基、蒋家湾、廖家湾、统景江口渔村等13个建筑风格得体、生态环境宜人、乡愁韵味浓郁的示范点,渝北累计完成农村旧房提升约17000户,创建市级整洁庭院、美丽庭院2300个,安装路灯或庭院灯7500盏,助推了渝北乡村生活、生产、生态“三生”融合发展、面貌焕然一新。

另外,渝北区住建委还按照“危改九条”要求全面整治农村危房,完成农村C、D级危房整治48442户,让贫困群众不再住危房,在农村旧房整治提升中实施“八改六化”,统一农房风貌,凸显巴渝民居特色。

渝北区相关负责人强调,下一步,渝北区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加快推进古洛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让渝北农村不仅美得有“颜值”,更美得有“气质”,让乡村美既有“面子”也有“里子”,力争早日建成“近者悦、远者来”的国际临空大都市、宜居宜游美丽地。


编辑:渝北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