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套路深 防骗指南这里看

本报记者 王彦雪

请别掉入电信诈骗的坑 张忆  制图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也带来了新的隐患,譬如层出不穷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一通电话、一条短信,可能都是骗子下手的途径;中奖了、退税了、欠费了,都可能是骗子诈骗的理由。

五花八门的理由,千奇百怪的形式,你是否能顺利躲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区公安分局民警怎么说。

电信诈骗事件频发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两个真实案例。老李在渝北区开了一家小餐馆,之前,他通过交友软件认识了一个网名为“钱多多”的网友,因为聊得不错,两人便添加了微信。今年5月,“钱多多”在微信上向老李提到,自己有个朋友是博彩公司高管,有内幕消息,可以借机赚钱。怀着将信将疑的心情,老李下载了“钱多多”提到的博彩软件,并在他的指点下买大买小,轻轻松松赚了好几百元,老李信以为真。没过几天,“钱多多”告诉老李,最近博彩软件正在举办“会员充值30万元,可领取58888元彩金”的活动,老李信以为真,陆陆续续充值72万余元,没想到,充值过后,不仅软件打不开了,“钱多多”也联系不上了,此时的老李才醒悟自己被骗,但已悔之晚矣。

与老李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小陈,但小陈不是被所谓“内幕消息”所迷,让他上当的是普通市民经常听见的“小额网贷”。这是怎么回事?

小陈最近手里有点缺钱,他想到了在网上很火的网贷,于是上班间隙,到一家网吧上网申请。在填报贷款资料的时候,贷款公司要求交纳保证金,在分三次转账9000元到指定账户后,小陈并没有收到所谓的贷款,这时他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上当受骗。

从以上两个案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满满的套路——电信网络诈骗始终离不开一个“钱”字。古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总希望不劳而获,或者通过“偏门”捞钱,就很容易给骗子可趁之机。

六个常见电信诈骗伎俩

当下,电信网络诈骗种类越来越多,为此,记者特意请区公安分局民警,梳理当下最常见的几种诈骗种类。

·网购退款诈骗

随着网购的兴起,网购中的各个环节也成为骗子诈骗的对象,近年来,特别流行一种诈骗方式,那就是冒充网店客服,以商品有问题(缺货)为由,联系买家退款,诱使买家进入诈骗网站,填写信息、诈骗款项。

·兼职刷单诈骗

这类诈骗的对象通常是寻找兼职的人员,骗子冒充网店客服发出招募兼职刷单的信息,付钱请人用以假乱真的购物行为来提高自己网店的销量、信用度及好评。假冒客服人员会向受骗者发送链接,声称点击其中的链接,购买商品成功后货款会退还,并有返利提成。在完成首单购买任务后,受骗者会收到客服前期约定的刷单返利,以此为诱饵吸引受骗者购买更大额的商品,当交易达到一定数量后,所谓的客服人员就会切断与被诈骗人的联系,然后消失。

·助学金、奖学金诈骗

这类诈骗对象主要是学生家庭,骗子冒充国家工作人员,以发放助学金、奖学金等名义,要求学生提供银行卡卡号和密码,诱导学生或家长到ATM机进行转账操作。

·补贴退税类诈骗

此类诈骗中,骗子通常冒充财政、税务、卫生、残联、教育等部门,谎称事主可享受购房退税、购车退税、新生儿补贴、残疾补贴、教育补贴,然后向事主提供虚假的所谓相关部门咨询电话,通过电话诱骗事主到ATM机上进行转账操作。

·小额贷款诈骗

骗子通过发送短信或网上发布虚假信息,称可提供低息或免息贷款,受害人与其联系后,对方就以先汇款至指定账户证明有偿还能力或先交保证金、交保险、缴公证费等各种方式实施诈骗。

·冒充公检法人员诈骗

此类诈骗里,骗子多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工作人员,用网络电话虚拟上述单位电话号码(来电显示的号码与所称机关对外公布的办公电话号码一致),以“恶意透支、涉嫌洗钱、贩毒罪”等为名,要求受害人将个人资产转到所谓“安全账户”,或让受害人登陆虚假的公、检、法网站查看通缉令,后再实施诈骗。

三个“不”一个“要”做好防范

当前,骗子们的诈骗手段不断翻新,我们要怎样做好预防呢?区公安分局提醒过广大市民,一定要做到三个“不”以及一个“要”。

首先是不要轻信。广大市民一定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

其次是不要随意透露信息。市民接到可能的诈骗电话或信息后,一定要加强自己的心理防线建设,尤其是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坚持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也可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

第三,是要坚持做到不轻意转账。电信网络诈骗,归根到底都是涉及到资金流转,因此,市民要及时更新相关资金操作常识,保障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一些公司财务人员和经常有资金往来的人群,在汇款、转账,尤其是碰到突发的转账申请或者命令时,一定要再三核实账户、确认转账事宜,不要让不法分子趁虚而入。

“一个要”就是,如果不幸上当受骗,要立刻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尽快向民警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侦察破案。


编辑:渝北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