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路镇:满坡荒变漫山绿 产业发展富口袋

本报记者 杨 青

古路镇吉星村食用菌生产项目  本报记者 朱云卿 摄

夏日时节,奔走于古路镇的山间田野,摊开产业画卷,一块块土地上机械轰鸣,一片片经果林横竖交错,这里风光旖旎,瓜果清香,田园如画,美不胜收……一幅幅不断焕发着新活力的产业发展新图景正渐次展开。

近年来,古路镇念好“山字经”,打出“生态牌”,推动山地高效农业升级。目前,全镇经果林面积达6000多亩,曾经的“满坡荒”变成“漫山绿”,“风景变产业、产业成风景”的绿色发展动能强劲。

“沉睡”资源焕生机稳定致富有盼头

7月10日午后,骤雨初歇,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落在周家山大桥下的兴盛村。记者随着兴盛村副主任张瑜来到位于周家山大桥上的观景台,800余亩柑橘林尽收眼底,满是生机盎然的产业风景。“一年前,这里还是撂荒地,现在就变成现代化果园基地,等柑橘树挂了果,产业有了收益,村民就可以参与分红了。”张瑜看着这一切,感慨万千。

兴盛村地处古路镇北部,境内以低山丘陵为主,青壮年都外出务工挣钱,土地闲置,村里产业几近空白,村集体常年入不敷出,是典型的“空心村”,贫困户、特困户、低保户等四类重点对象有86户。多年来,当地一直在寻找助农增收的产业,但苦于没找到好的项目。

乡村振兴关键要盘活闲置土地资源。2019年,得益于全区“双十万工程”建设,兴盛村启动了周家山大桥两侧约800亩土地宜机化整治,原来小而散不成规模的土地一下子成为了灵活可运用的资产,打造成横竖交错的柑橘种植基地,种上了经济价值较高的爱媛38号柑橘。张瑜算了笔账:等柑橘成熟后,一亩地至少能有3000元的收入,比种植传统农作物高得多,而且管理集中,不需要投入太多劳动力。

但在经果林种植到投产之前,如何合理利用这个“空白期”?村干部反复商讨,确定在果林内套种大豆、南瓜、茄子等作物,让合作社在果树挂果前的“空白期”,也能有经济收入。

产业发展起来了,致富的希望有了,愿意回家乡就业的村民也越来越多。江德明就是其中之一。去年春节,在外务工多年的江德明决定回老家看看。“真没想到,家乡变化这么大!”看着过去细碎的“鸡窝地”“巴掌田”变成成片土地,江德明当即决定留在家乡发展。如今,他不仅承包起了村里鱼塘,当上了社长,还在村里的“双十万工程”项目里谋了份新差事,除了土地入股分红,每天还有80元务工收入,实现了就近务工的心愿。

“兴盛村原本是经济比较薄弱的村,实施‘双十万工程’后,村里成立了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村民不仅当上了股东有分红,还有了打零工的机会,让他们稳定增收又有了新盼头。”张瑜说,后期,兴盛村还将整治600亩土地,达到全村土地宜机化整治,统一发展经果林。

撸起袖子加油干,兴盛村贫困群众距离脱贫致富的梦想越来越近。

荒山结出“金果果”村民尝到发展甜头

七月中旬,乌牛村仙桃李成熟时节,乌牛村党总支书记阙兴国和村民们又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2500亩李子林望不到尽头,成熟的果实挂满枝头,山村处处漫溢着瓜果香气。“你看,我们的基地从这儿一直到那边那座山,绿油油的一片都是金果果啊。”站在果香四溢的李子林里,阙兴国一边用手比划着,一边笑着向记者介绍。

听了这话,一旁的基地负责人杨大可也忍不住笑道:“这两年,仙桃李还是争气,去年产量30万斤,销售额180万元,今年预计产量将达35万斤,销售额可达300万元,村集体经济可以直接翻一番,村民分红也翻一番,这效果我们都没想到!”

村上发展红红火火,最受益的还是该村的村民。

记者看到,山上,几十名村民正忙着采摘仙桃李,山轨列车一趟一趟运输刚采摘下的仙桃李进入分选车间。山下,分选车间里,一部分村民正忙着将仙桃李打包,另一部分则忙着把一车车仙桃李倒入分选生产线,忙得不亦乐乎。

50多岁的段成芳一边采摘,一边和记者聊着:“同样种地,现在大不一样。”她感慨,过去这块地种玉米、种红薯,一年挣不了几个钱。这几年,她所在的乌牛村把各家各户零散、撂荒的土地集中起来,以各家土地入股,建起了“四季有李”都市现代农业园,段成芳也因此当上股东。“现在忙上一年,收入很不错。”

但在2017年前,段成芳和丈夫由于要照顾家里生病的老人,无法外出打工,还找亲戚朋友借了一笔钱,生活过得非常拮据,她没想到,自己的生活有一天会因田间地头的改变而发生如此大变化。

2017年以来,乌牛村开展“三变”改革,村里3000亩土地变资产,300万元资金变股金,参股农民当股东。而今的乌牛村,家家有事干,户户有钱赚。

现在,段成芳和丈夫每年靠土地入股分红和在合作社务工,年收入8万多元,几年下来,她不仅还清了欠债,还挣钱给儿子在城里按揭买了一套房。“以前,刚够维持生活,现在,收入是以前的好几倍,什么都有了。”段成芳感觉生活很有奔头,因为小康就近在眼前。

尝到转型的甜头,农民们的热情渐渐被点燃。去年,乌牛村又宜机化整治1600多亩土地,种植了西梅李、蒙娜丽莎李等20多个新品种。如今,该村村民入股2096名,经果林种植面积超过4000亩,还引进水肥药一体化灌溉设备、山地单轨运输车,建立标准化分选车间和可溯源系统,摘果、育肥、分选都由机器代劳,曾经撂荒的一座座山头长出了翠绿的果林,建立起了“四季有李”都市现代农业园。

同时,去年底,在成立集体经济股份合作联合社的基础上,乌牛村又成立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整合合作社、供销社和信用社功能,承接土地整治工程,打造农业产业园,还建起了育苗基地。

如今,曾经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归来,固定在合作社务工的就有上百人,荒芜冷清的村落逐渐沸腾起来。

朵朵小菌菇孕育致富新希望

乌牛村的改革探索在全镇引发轰动,不远处的吉星村也跃跃欲试。

吉星村作为全区九个脱贫摘帽贫困村之一,贫困户有18户43人。村民长期依靠传统农业,缺乏有效的增收途径,村集体经济收益甚微,要摘掉贫困帽子,搞什么产业好?什么产业能够带动大家脱贫?这是摆在村党总支书记冉孟芳面前的难题。

正当冉孟芳为此发愁时,机缘巧合下,她结识了来自浙江庆元的菌菇种植人才吴仕建,10多年来他一直做食用菌生意。“目前,重庆的食用菌主要来自外地,重庆本土很少有生产基地,这正好是一个市场空白,最关键一点是香菇种植当年可见效,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产量高、效益好的好项目,也是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一条好路子。”在经过仔细考察和深入研究后,村支两委根据现有的条件,因地制宜,建立香菇基地,并邀请吴仕建通过技术入股集体经济。

今年3月,一个占地5000平方米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在吉星村建立起来了。基地从原料采购、原料配制、菌棒封包、菌棒灭菌到注入菌液、培育菌种,形成完整的食用菌生产流程,主要生产对环境、技术要求高的鸡枞菌、香菇、木耳等中高端食用菌。“后期我们还准备建设冷库和烘干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冉孟芳告诉记者。

如今,远远望去,6个育菌大棚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原先的荒地上,在种植基地内,机器轰鸣,随处可见菌农们忙碌的身影。

走进育菌棚,一股清香扑面而来,菌农们分工明确,杀菌消毒、筛料分袋、种植菌料、摆放菌棒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转眼功夫便把密密麻麻的菌棒摆放整齐。

“有了这个香菇基地,我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挣钱,时间灵活,每个月2000元左右的工资一点也不比在外打工差,听说年底还有分红呢。”说起在家门口挣钱的好处,建卡贫困户刘祥碧喜笑颜开地说。

打工不离家,口袋照样鼓。如今,在生产基地固定就业的村民已经有20余名,其中贫困户有10名,香菇产业正式投产后,还将带动上百名村民在基地固定就业。

“今年预计菌菇产量20万斤,产值可达200万元,集体经济将迎来第一次大丰收。”说起菌菇收益,冉孟芳信心满满,下一步,该村还将以“农业产业化,产业旅游化”为引领,以菌菇文化体验为主线,辅以食用菌文化展示、食用菌特色餐饮、科研培训、观光旅游、科普教育基地等配套功能,全力推进食(药)用菌产业发展。

这片大棚中迸发出来蓬勃发展的生命力,让村民对这片基地寄托着越来越多的希望。

编辑:渝北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