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组织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走进渝北
央媒采访团成员现场下单 要将渝北的农产品带回家

中央媒体记者在古路镇乌牛村采访

大盛镇青龙村无人机在给农作物施肥,中央媒体记者抓拍这一智能化农业耕种情景

本组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胡瑾 摄

本报讯(记 者 欧云霄)7月23日,由中宣部组织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走进渝北,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13家中央媒体的48名记者,围绕渝北乡村振兴进行采访。

中宣部新闻协调小组组长吴焰,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鹏,渝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罗勇参加活动。

在渝北古路镇乌牛村,记者们参观了乌牛村“四季有李”都市现代农业园观景平台,感受了仙桃李种植概貌,听取了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渝北区乡村振兴和“三变”改革情况。

据悉,乌牛村主要发展仙桃李、大棚育苗、乡村旅游等产业。近年来,该村以“合作社+农户+企业”的合股经营模式为改革框架,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乌牛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为平台,统筹乌牛股份合作社、乌牛村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重庆聚牛兴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资源进行合股联营,共同打造乌牛村“四季有李”都市现代农业园项目,扩大“三变”改革成果。

自启动“三变”改革以来,该村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改革底色,3000亩土地变资产,300万元资金变股金,参股农民当家作主变股东。“三变”改革令乌牛村的面貌焕然一新,而今的乌牛村,家家有事干,户户有钱赚。2019年产果近30万斤,销售额近200万元。

在“四季有李”都市现代农业园,村民们正把从树上摘下来的仙桃李进行打包装箱,准备发往全国各地。采访团成员品尝了仙桃李后赞不绝口,纷纷现场下单,要将仙桃李带回家。

“今天现场感受了乌牛村‘三变’改革给村民生活带来的种种改变,让我印象深刻。”来自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的记者刘书文表示:“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今后我将用手中的笔记录重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等各方面的发展,多写出一些沾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作品,更好地践行‘四力’要求。”

之后,记者们来到大盛镇青龙村采访农田宜机化改造情况。

近年来,青龙村7个社517户村民在党组织带领下以土地和资金入股,按照“三社融合”发展的思路,组建青龙村农业股份合作社,创新“一社三部”组织模式,下设生产合作部承担生产任务,供销合作部提供信息流通服务,资金互助部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进而形成了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抱团发展的格局。

在此基础上,青龙村确立了主要发展经果林的目标,按照“双十万工程”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组织化、信息化、景观化、品牌化的要求,整村推进宜机化整治,组建起一支专业化农机服务队,建成全市首个丘陵山区现代水果产业基地。可耕种土地由原来的1400亩增加到2350亩,农业生产成本降至2000元/亩以下,发展了大雅、8号血橙等中晚熟柑橘1800亩、42990余株,行间套种大豆、荞麦、土豆等特色经济作物1100余亩。预计2021年进入丰产期后,产量将达6600吨,实现销售收入将达400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将达35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将增长1万元以上,实现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的有机统一。

在大盛镇青龙村,村干部现场展示了无人机远距离施肥、机械化耕地等农田宜机化情况,让大家感受到现代农业机械作业效率的大幅提升。

“农田‘宜机化’改造是基础,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匮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中国妇女报融合中心记者杨一帆说,通过渝北之行让她看到,农田宜机化不但极大地改善了农村风貌,还为解决大中型农业机械作业“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摸清了方向,找准了出路。

编辑:渝北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