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村集体经济一年蝶变的奥秘

本报记者 周新宇

大盛镇青龙村建起全市首个丘陵山区高标准现代化果园     资料图片

作为重庆主城区唯一的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渝北区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促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提升农村党组织组织力、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抓手,以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改革为重点,以发展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为导向,推动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

如今,渝北区交出一张喜人成绩单:2018年底,全区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仅133.36万元,80%以上的村没有集体收入;2019年,渝北区不仅全面消除“空壳村”,全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净资产更是达到4640.52万元,实现净收益1975.26万元,村均净收益超过10万元。

一年里,渝北村集体经济发生蝶变的奥秘是什么?记者深入现场进行了“探秘”。

建立“指挥部”吹响“冲锋号”

构建横到边纵到底工作体系

2018年12月,渝北区召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动员大会,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审议出台了《渝北区关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2019年全面消除空壳村、村均收入5万元,2020年村均收入10万元的目标。

区委成立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小渝任组长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各镇和相关街道由党(工)委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在各村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班子成员兼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

与此同时,渝北区专门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制订《议事决策制度》《“三资”管理制度》《社务公开制度》,具体负责论证项目规划、重大投资等事项。

此外,渝北区还派出10个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督导组,由处级领导担任组长,全脱产驻镇督查指导,建立起“区、镇街领导+职能部门+督导组+集体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的指导体系。

成立“母公司”拿到“身份证”

巧用“市场之手”为集体吸金

发展村集体经济,首先考虑的便是如何在党组织领导下建立起集体经济组织。渝北区把“建壳”作为第一步,引导每个村建立一个“母公司”——村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按照市场规律办事。

“母公司”的原始资产是村集体“三资”,股东是全体村民,一人一股。为做好这项涉及面广、涉及群众多的基础性工作,渝北区各镇、村党组织抓住2019年春节外出人员返乡契机,逐户逐人上门走访对接,用4个月的时间完成174个行政村清产核资、村民身份确认、量化确权等工作,较市农业农村委规定时间提前了18个月。

2019年2月28日,渝北区向17个村集体经济组织颁发了我市首批由农业农村部监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不久后,渝北区又对其余各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放了登记证,至此,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取得合法市场主体资格,并按程序办理税务登记。

送出“政策包”打好“组合拳”

赋能“母公司”加速起跑

近来,茨竹镇同仁村特困户陈长中每晚要到村里的澳洲淡水龙虾基地值班,每月工资1600元。

同仁村党总支书记张福均介绍,村内有800万立方米的水库,水质达到一级饮用水标准,因此上马了600亩对水质要求非常高的澳洲淡水龙虾养殖项目,采取“公司+村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农户”联营模式经营。

“今年初还在海南建了一个30亩的龙虾育苗基地,在村里建了一个温室大棚,这样一来,龙虾不仅可以提前一个月上市,销售还能从一季变为两季。”张福均乐呵呵地说,“保守估计,今年龙虾基地的利润有350万元。”

同仁村靠水吃水的做法,是渝北区村集体经济“一村一策”发展思路的一个缩影。上马什么项目,由村党组织、村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的理事会、监事会三方共同商议,经村党组织研究讨论后交上级党(工)委集体决策。

在洛碛镇太洪岗村,村里原计划发展养鱼项目,镇里研究时认为,该村即将新建产业园,不如依托产业园开展物业服务,在增加集体收入的同时,还能帮助村民就业。因而,养鱼项目被否决。

面对集体资产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等问题,区委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予以帮助,区财政拿出4860万元,按照每村30万元的标准注入启动资金,推动各村盘活使用原有存留资金。针对近年来全区农村新增大量政府投资小型项目的实际,明确总投资400万元以下的财政拨款涉农小型项目,优先由当地村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承建实施。同时,相配套的金融扶持、税收优惠等各项政策“成捆”出台……

眼下,渝北区又有新动作,各镇组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以资金入股,成立镇级集体经济发展公司,推动各村抱团发展,进一步整合全镇资源,挖掘新的增长点,实现以镇带村,高效发展。

实施“双十万工程”增强“造血功能”让集体经济组织活起来强起来

集体经济要真正发展壮大,关键在于有稳定的产业“造血”。为破解农业农村发展难题,探索丘陵山区乡村振兴之路,渝北区提出建设农村“双十万工程”,谋划用3年时间建成10万亩经果林、10万亩生态林。

该工程由村党组织牵头,以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为实施主体,按“零改整”“坡改缓”原则,将零碎分散、耕作不便的山地进行宜机化整治;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组织化、品牌化、信息化、景观化布局农业产业发展。

按照计划,到2022年,我区粮经结构比将调整至2:8、森林覆盖率达55%。

素有“馒头山、巴掌田、鸡窝地”之称的大盛镇青龙村,随着农村“双十万工程”的推进,已然实现了旧貌换新颜——一眼望去便是整齐划一的标准化果园,柑橘树一派郁郁葱葱。

青龙村通过整村推进土地宜机化整治,将全村原本零散的地块变成集中连片的现代化高标准农田,全村可耕种土地由1400亩增加至2350亩,大中型农业机械可直接开至垄间作业。

按照市场导向和需求导向,村里发展起2300余亩以“8号血橙”“沃柑”“大雅”等晚熟特色柑橘为主的现代化果园,并在果园里套种了60余亩黄精、白芨等名贵中药材,进一步提升果园效益。

不仅如此,村里还购置了80余台农机,成立专业农机操作队、除草施肥队和果树管护队,彻底改变“肩挑背磨”的传统农耕方式。

据青龙村党总支书记黄志介绍,2021年柑橘将进入丰产期,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可达350万元。

随着农村“双十万工程”的顺利实施,我区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多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多元化开展农业生产性服务,成功构建起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土地入股、土地“宜机化”整治、苗木栽植、抚育管护、生产销售等环节多向发力,拓宽了增收渠道,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总量扩张、效益提高、实力增强。


编辑:渝北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