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诊所”搬进养老院
渝北创新推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模式

在龙山老年养护中心,康复理疗科的医生帮助患者做康复训练

本组图片由通讯员 吴光霞 摄

本报讯(记者 柯 雨 通讯员 吴光霞)养老机构能养老不能看病,医院能看病却不能养老,如何解决“养老与医疗”这两个老年人最迫切的刚需,早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话题。为此,渝北区创造性地推出“医养结合”型机构养老模式,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生态养老场所,为养老难题带来最优解决方案。在这里,老人过上了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舒心晚年。

“谢谢你们,精心照顾我爷爷,让他得以安度晚年。”近日,龙山老年养护中心住客陈爷爷的孙子对养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冉隆菊再三表达了感谢之情。陈爷爷半年前从某医院转入龙山老年养护中心,刚入住时,老人病情严重,家属很是着急。

入住中心后,冉隆菊根据老人的特殊情况,安排了专业医生定期巡诊,护理员每日定时为陈爷爷翻身防止褥疮,用手叩背减少肺部感染,搀扶离床增加心肺功能。康复理疗科的医生定期为陈爷爷做康复训练,社工上门做日常随访,调节陈爷爷情绪。渐渐地,陈爷爷的病情有所好转,从鼻饲到自主吞咽、从瘫痪在床到坐立、从沉默不语到开口说笑……老人身上的变化让人欣喜。

在养护中心,像陈爷爷这样的患病老人还有近200位。老人们在舒心养老的同时,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生活得更有质量。

“医养结合的‘最后一公里’,就是医院和养老院的距离。”龙山老年养护中心院长刘小兵称,在养护中心,工作人员以专业的养护技能照料院内老人,增强老人身体素质,以此减少老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同时,还以专业的医疗知识及治疗方式来帮助护理员照护老人,达到医养融合的目的。

作为集养老、养生、康复、医疗、临终关怀为一体的老年养护中心,该中心划分了4个时期来对应老人不同的医疗需求:在健康活跃期,提供定期健康体检、预防疾病等服务;在辅助生活期,介入中医养生,让老人时常保持运动;在行动不便期,依照个人具体情况提供康复训练、慢病管理、急性医疗等服务;在临终关怀期,维护老人的尊严,减轻老人痛苦。

龙山老年养护中心是我区探索推进“医养结合”型机构养老模式的一个样本。目前,广慈敬老院、大湾镇敬老院也结合自身特色与优势,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的资源,惠及更多老人。

“未来,渝北区将推进养老机构与区内外医院签约合作,建立医养绿色通道,在敬老院新建和提档升级时一并设置卫生室。”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称,到今年底,渝北将至少建设5个“医养结合”型机构,全区护理型床位有望占养老床位总数的30%以上。


编辑:渝北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