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住建委基础设施科干部徐晖:心系群众利益 建好民生项目

本报记者 蒋婧

现场踏勘、方案审查、信息汇总、协调部门、解决纠纷……不是在工作中就是在去往工作的路上,这便是区重点建设和管线中心基础设施科党员干部徐晖的日常。

“我参军10年,党龄已有18年了。”谈及自己的工作经历,徐晖告诉记者,2003年,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原后勤工程学院)一名军校学员的他光荣入党,从那时起,他便立志要做有担当的共产党员。“每当在部队看到红旗和党旗升起,我胸膛就像有一团滚烫的火,自豪感、责任感油然而生。”徐晖告诉记者,在部队的10年,养成了他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从部队转业后,徐晖很快适应了地方的工作节奏,在市交通规划研究院人事管理岗位上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积极主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2018年2月,因工作需要,他被调至区重点建设和管线中心(原区重点办)基础设施科(原项目监督科),负责道路、人行天桥、公共停车库等我区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由于前期工作涉及面广,办理时限长,作为项目牵头人,在进度把控、协调统筹、多方联动等环节,徐晖经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突发情况。

“建项目不易,建好项目、建出群众满意的项目更不容易。”被问及对自身工作有何感想时,徐晖这样说道。我区现阶段规划实施的各重点建设项目,不仅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且多是过去遗留下的一些难啃的“硬骨头”,在工作推进上更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

“不准修,你这个车库修好了肯定有噪音,对大家的生活会造成影响!”2019年,我区计划在一碗水前街与凯歌二支路交界处修建立体停车楼,建好后可有效缓解周边群众停车难问题。在项目方案进入公示阶段的时候,却遭到了周边部分居民的强烈反对。为此,徐晖深入群众了解诉求。在接下来的多次沟通协调中,徐晖与领导、同事们一起直面居民群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次又一次地做解释工作,充分倾听群众的意见,并对项目方案进行调整和修改,最终该项目方案获得了周边群众的一致认可。徐晖坦言,在和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让他充分认识到,共产党员一定要站在群众的角度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近年来,渝北基础设施项目陆续推进,点多、面广、全方位、立体式,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新溉大道凯旋国际人行天桥、银鑫路片区交通改造、碧津公园智能停车楼……这些工作的推进,徐晖都在牵头负责。“在建成区推进基础设施项目有许多不利因素,高压线、地下管网、轨道交通、微波通道等等,都需要充分考察和论证。”徐晖说,无论刮风下雨,只要工作需要,三天两头带设计单位、地勘单位、主管部门、建设业主等有关单位负责人跑现场,都是家常便饭。

在很多人看来,事业单位工作大多是在办公室,徐晖却冲在一线,实地踏勘,用脚丈量。遇到问题,能到现场“面对面”,绝不坐在办公室“线对线”;遇到自己不懂的业务知识,翻教材,查文件,确保“学懂弄通做实”。“他经手的项目,每一个必选方案、每一个关键数据,他都烂熟于心。”“工作中遇到疑难杂症,我们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他、打电话给他。”谈起徐晖,同事们都赞许有加。

“在自身岗位上,我还要继续努力,牢记作为一名党员的光荣使命,始终将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为人民群众解难题、谋实事,全力以赴把重点项目建设好。”谈及下一步的打算,徐晖这样说道。


编辑:渝北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