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地变果园 村民变股东玉峰山镇旱土村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成立

旱土村昔日100余亩的荒地变成了现代化果园

本报记者 谭 臻 摄

本报讯(记 者 谭 臻)6月11日,玉峰山镇旱土村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成立大会举行。该合作社的成立,不仅能帮助旱土村解决旧问题,还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玉峰山镇旱土村土地撂荒严重,招商引资难。为切实破解这一问题,玉峰山镇党委、政府着力推动“三社”融合发展落实落地,积极动员村民入股合作社。

“三社”融合发展,就是将生产合作社、信用社(农商行)、供销社部分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融合在一起,形成互助、合作的新型股份合作社。在此基础上,成立“三部”组织模式,即:生产合作部、供销合作部和资金互助部,强化合作社供销服务,精准捕捉市场信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发展生产,实现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我家里3口人共有4亩土地,村里给我说可以把土地拿出来交给生产互助合作社集中运作。刚开始我有点半信半疑,后来,镇村干部多次到社里动员开会,打消了我的顾虑。”玉峰山镇旱土村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的股东代表曾凡均说:“现在我自愿拿出4亩土地入股合作社,同时自愿以资金入股。”

目前,旱土村共有52户群众以180亩土地和5.8万元资金入股了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当天,大家都拿到了自己的“股权证”。

“三社”融合发展,资源变成了资产、资金变成了股金、村民变成了股东,建立了村集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合作社的发展进入良性轨道。在生产互助合作社的带领下,旱土村开展“双十万工程”,种下了番茄、西瓜,黄瓜、豇豆、冬瓜等作物,现在已初具规模。

“旱土村昔日100余亩的荒地变成了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为一体的高标准现代化果园,打通有机肥、栽种、管护、销售等各个环节,节约了村集体开支,也增加了村民收入。”玉峰山镇旱土村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理事长詹成伟告诉记者。

无独有偶,6月11日上午,石船镇关兴村也举行了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揭牌成立大会,130户农户变身股民,喜提“股权证”。下一步,关兴村将依托“双十万工程”建设,按照“一社三部”模式,积极开展“三社”融合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产业增收、生态增值”新作为。

2020年,我区“双十万工程”建设村“一社三部”建设持续推进:茨竹镇方家沟村396户农户以2062亩土地入股合作社,4月27日已召开合作社成立大会;6月,大湾镇龙洞岩村和杉木村,大盛镇三新村、龙仁村、千盏村和云龙村,古路镇吉星村和兴盛村,石船镇关兴村和石壁村,玉峰山镇旱土村11个村已完成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工商登记注册工作,目前正在大力宣传动员农户以土地和资金入股合作社。

记者了解到,木耳镇白房村等4个村联合建设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的建设工作正在筹备中。


编辑:渝北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