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上的安全 渝北这样来保障——我区狠抓标准化建设保障建筑施工安全

本报记者 杨荟琳 通讯员 陈瑶

你以为现在的高层建筑施工现场还是灰尘满天、尘土上道吗?

在渝北,自从建成了区级“智慧工地”平台,并与市“智慧工地”平台的数据实现了共享后,这样的建筑工地早已成为了历史。据了解,“智慧工地”构建了一个覆盖“建设主管部门、企业、工程项目”三级联动的管理体系。它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依托,实现建筑工地“人、机、料、法、环”五大环节安全管理的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让建筑工地长出了“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让工地变得“聪明”起来。

这仅仅是渝北区保障建筑安全的一项工作。今年我区将通过强化事故防控工作、狠抓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科技创新等措施,持续守护建筑工地的安全,让建筑质量更有保障。

强化事故防控工作

确保施工安全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安全重于泰山,是一切的基础。

如今,走进渝北的一个个建筑施工现场,你会看到塔吊“黑匣子”、施工升降机“黑匣子”等高科技的设备正在有序运行。可不要小看这些“黑匣子”,它们能实时掌握各设备运行状态,提高安全质量防控能力,确保塔吊、升降机等特种设备的指挥、驾驶人员人证相符、备案与实操人员相符,从而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为确保全区建筑领域安全生产,我区始终保持安全生产高压态势,以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为首要目标,以严控一般性事故为重要目标,全面深入推进各类专项检查、针对重要时间节点的阶段性检查等,强化现场安管人员管理,实时掌握施工现场存在的危险源,并按照日周月排查治理制度对隐患进行逐一整改销号,确保隐患及时消除,全力以赴确保辖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

狠抓标准化建设

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水平

近日,记者在两江国际商务中心一项目工地看到,施工人员进入工地作业时,检测设备会对其进行人脸识别实名验证,并同时进行体温自动检测。如发生非工地人员进入或体温较高等异常情况,系统会自动预警,并立即将数据上报至“智慧工地”后台。

“我们充分发挥‘智慧工地’平台的远程监控,加强施工现场巡查管控。”该项目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为了提升建筑质量水平,今年我区将持续推行“全封闭施工”、脚手架管理“十六项规定”、“样板引路”、安全文明措施费集中管理制度等;积极开展市级文明工地、扬尘示范工地创建和申报工作,并严格按照标准对拟申报的项目进行标准化管理;

通过网络公示、举办培训班、深入企业现场指导等做法不断提升企业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政策的认知,以“标准化”考评为抓手着力提高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和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全面提升辖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水平。

持续推进科技创新

强化安全监管效能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经济发展按下了“暂停键”。

如何在保障安全防控的基础上,尽快复工复产?渝北“智慧工地”在此期间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为加强疫情防控、人员情况掌握,2月上旬,针对陆续返岗的建筑从业人员,区住建委及时对“智慧工地”平台进行了“升级”,深化实名制管理系统功能,联系后台有关技术支持方开发出人员精细化管理的小程序,推出方便测温的人脸识别设备,助力建筑企业做好复工准备。这些升级,可实现对从业人员的工作记录、轨迹追溯等,能提高项目复工后对人员的监控能力。

这样的“科技魔术”将继续在渝北高层建筑施工工地上演,用科技助力渝北建筑安全。据了解,今年,我区将进一步细化“智慧工地”五项成果运用,依据大数据完善项目差别化管理;全面推广应用人脸识别系统,有效解决平安卡携带不便、不刷卡或集中刷卡等问题,促进施工现场人员到岗到位;全面启用标准化样板及安全体验馆,强化对项目经理、安全员的考核,推行施工现场分级管理,进一步提升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编辑:渝北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