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拍地上找水上测 为长江全面“体检”治病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地区,渝北的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经验得到国家生态环境部的认可,将在全国有条件的城市推广

我区环境行政执法人员利用无人机、无人船检测长江入河排污口情况

本报记者 杨荟琳 摄

如果你是洛碛镇箭沱村的村民,你一定看到过几名区环境行政执法支队的工作人员带着无人机、无人船等科技感十足的设备,在长江边上忙碌着。

“我们这是在做长江排污口排查工作。”副支队长李光军解释说。据了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按照生态环境部、市政府决策部署,渝北区在生态环境部的精心指导与市生态环境局的大力帮助下,全力以赴,狠抓落实,扎实开展了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工作。目前,我区已经完成了排查、监测和溯源三个阶段工作,形成了一套可供复制、借鉴、推广的长江入河排口排查整治实战经验和制度规范。该经验得到了国家生态环境部的认可,下一步即将在全国有条件的城市推广。

到底渝北都在这次试点工作中,做了哪些探索?带着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三到位”组织保障给力

举全区之力搭建高规格班组

作为全国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试点城市之一的渝北区,把该项工作作为检验自己建设长江生态屏障的试金石。

为给排查试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区立足自身实际,提出并扎实践行了“三到位”的工作思路:即着力全区发动,做到重视到位,区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工作,区主要领导亲自组织相关部门和相关镇街赴长江流域洛碛段、嘉陵江流域悦来段现场调研长江入河排污口有关情况,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排查整治工作,在我区形成了从区到镇街、村(居)层重视的格局;着力高规格统筹,做到组织保障到位,成立了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工作最高规格的议事班子,由区长担任组长,相关区领导担任副组长,区生态环境局、区水利局等12个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并下设办公室及7个专门工作组具体负责相关工作,详细的落实了总体目标任务、时间安排和各自的分工任务;着力前期准备,做到后勤保障到位,先后制定了无人机排查飞行方案,明确了长江16.6公里和嘉陵江28.4公里排查范围,开展了地下管网规划图、行政区划矢量图、岸线矢量图等资料收集等工作。

天上拍地上找水上测

做到所有排口应查尽查

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地区,渝北在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无先行经验可借鉴,每一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按照中央要求,此次试点排查对象包括所有通过管道、沟、渠、涵闸、隧洞等直接向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排放废水的排污口,还包括所有通过河流、滩涂、湿地等间接排放废水的排污口,任务十分艰巨。

如何全面摸清渝北段长江干流及渝北段嘉陵江入河排污口底数,建立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等工作规范体系,形成权责清晰、监控到位、管理规范的长江入河排污口监管体系?面对这道考题,我区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形成了排查阶段技术规范。

在实施中,我区延伸排查范围,让“体检”范围更广,在确定了长江16.6公里和嘉陵江1.5公里的排查岸线长度基础上,经报上级部门批准,我区又将侧江堤(河堤)岸线外延2公里增加到5公里作为排查范围。利用高科技手段,让

“体检”质量更高,充分利用无人机、无人船、卫星遥感等高科技手段,实施了排查范围内无人机航拍扫描工作,并交生态环境部进行了数据解析。实施三级排查相互佐证、相互支持,让“体检”更准更全,我区通过实施区级一次自查;无人机航拍、无人船监测二次排查;抽调周边省市及市内区县238名精干人员集中人工三次排查三级排查制度,各级排查互相印证、各个小组密切合作,有效提高了排污口排查效率,最大程度确保排查工作不遗漏一个口子。

创新举措“两条腿”走路

推动监测溯源阶段技术规范形成

开展监测、溯源和整治工作,前期排查是关键。

经过三级排查,我区最终确定纳入监测、溯源的排口总数为116个。在此基础上,根据“全覆盖、有侧重”的要求,按照“测溯结合”、“一口一测”的原则,我区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工作举措,实行“两条腿”走路,将监测、溯源两个阶段工作同步开展。为此,我区认真制定了《渝北区长江入河排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试点监测溯源工作实施方案》,并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开展了两轮监测溯

源工作,目前已经实施完毕并基本摸清了排口污染物排放情况和来源情况。

在工作期间,我区边实施边总结,与生态环境部、市生态环境局一道制定了《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资料整合基本要求》《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人员工作程序》《长江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要点》,并已用于指导全国长江入河排口排查整治工作,目前还正在配合生态环境部制定《长江入河排污口监测工作指南》《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工作要点》《长江入河排污口细化分类标准》等技术规范。同时,开发了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APP软件系统,该系统拥有定位、拍照、记录形态大小等功能,实现了随查随记、现场办公,为制定入河排污口名录、实现可视化管理以及后续工作提供了可靠保证。

立查立改逐一整改销号

以试点为契机自我“大体检”

发现问题仅仅是第一步,最关键的还是要解决问题。

我区以此次试点工作为契机,借力生态环境部专家团队及市生态环境局技术力量,强化问题导向,边试点、边总结、边整改,全面梳理问题清单,制定分类整治方案,逐一整改落实销号。

集中排查结束后,我区积极对接所有排查组,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进行了收集、梳理、汇总,初步建立了农村面源污染、生活区区域面源污染、建筑工地临时排口污染和工业企业污染四类问题档案,并针对四类污染问题分别建立了问题责任清单,实行整治销号制度,整治完成一个、销号一个,确保排查无盲区、整治无死角、问题全部按期清零。同时,接收了生态环境部清查小组清查过程中发现的两个工厂外排雨水口污水颜色异样、洛碛镇排花洞入江口有两个新建疑似排污口和洛碛镇沙湾村3组一村民养殖户墙洞疑似排口等4个疑似污染问题,并立即开展人工调查,摸清了情况。

针对4类问题,我区立即进行了现场核查,并制定了整治方案,对生态环境部交办的四个具体已经开展了进一步核实和整改:针对一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废水直排嘉陵江支流黑水滩河问题,区生态环境局已联合相关街道对该公司实施了关闭搬迁;针对某化工外排雨水口污水颜色异样,区生态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已对该水质进行了取样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处理;针对洛碛镇排花洞入江口有两个新建疑似排污口和洛碛镇沙湾村3组一村民养殖户墙洞疑似排口问题,因暂未发现排放污染物,区生态环境局将进行进一步溯源,根据溯源结果进行处理。(记者 杨荟琳)

编辑: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