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为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动力源
中共重庆市渝北区委书记 唐川

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指出,扎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最根本的是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最关键的是同心合力办好合作的事情。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赋予重庆的重大使命,是重庆发展的重大机遇。重庆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一极,要把握好重大战略机遇,肩负起新的使命担当。渝北作为重庆主城北大门,是主城都市区重要经济板块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枢纽节点,要抢抓重大战略机遇,既集中做强自己,又协同服务周边,努力成为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动力源。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和关键就在于要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以充分发挥两个极核的集聚辐射作用来带动整个成渝地区乃至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对重庆的区县而言,融入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就在于要抢抓机遇、找准方位,全力做大做强自身综合实力,扩大“朋友圈”,积极主动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中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渝北作为重庆主城北大门和机场所在地,经济体量大、开发平台多、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良好,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和辐射带动效应。一是综合实力较强,经济总量连续9年位居全市第一,高质量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趋优、优中提质”态势;二是区位条件较优,拥有江北国际机场、高铁枢纽站等功能性、枢纽性基础设施,毗邻寸滩港、果园港,形成了“空铁水公轨”高效衔接、多式联运的立体交通网络,在双城经济圈中具有显著的优势;三是产业基础雄厚,渝北是全市最大的汽车制造业基地、重要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和进出口基地,已形成汽摩、电子设备、通用装备、智能终端等主导产业,汽车和笔电产量分别占全市一半和三分之一;四是创新能力较强,综合科技竞争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市第一,全区科技型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占全市十分之一、七分之一,“双创”指数连续12个季度排名全市第一;五是开放潜力巨大,渝北是西部地区首个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是自贸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重要承载地,拥有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悦来国际博览中心、龙兴工业园等多个开发开放平台,开放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进出口总额常年位居全市前列。基于上述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渝北将积极与双城经济圈城市协同合作,推进智能制造、现代消费、协同创新、内陆开放和城乡融合发展,争当毗邻地区协同发展的“急先锋”,不断增强承载力、辐射力和带动力,为重庆做优做强极核功能、建设“两中心两地”作出应有贡献。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发挥好渝北在双城经济圈中的担当作为,首要的是抓住机遇,在加强与周边兄弟区县协同发展的同时,千方百计做大做强自身,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共同发展。一是着力推进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机场与中欧班列(渝新欧)、果园港、重庆北站、重庆西站无缝衔接,推进铁路东环线等项目建设,形成空港、水港、铁路港“三港”联动立体枢纽。加快建设渝邻快速通道等跨省市大通道,推动区域交通一体衔接和跨界交通互联互通。加快实施“新基建”项目,提升渝北未来发展竞争力。二是着力推进现代产业协同发展。聚焦“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努力引进一批牵引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构建以临空指向为主导的全产业链。推进与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共同培育航空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联合广安、邻水打造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以“双十万工程”为抓手,做优现代特色高效农业。三是着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优势互补。打通与成都大数据中心的数据专用通道,支持仙桃国际大数据谷共享平台向成渝两地企业开放。培育5G、物联网、区块链等新领域新产业链,争取推进一批智能化应用场景建设。用好科技基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渝北。共建技术联盟,推进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四是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与周边区县协作联动,融入“一区”引领发展,辐射“两群”做好服务。做深做实“两地四方”联席会议,深化与邻水、达州、资阳、华蓥等地在产业布局、城市风貌、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协同合作。五是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生态联保,共建长江、嘉陵江生态廊道,将渝北铜锣山生态系统修复打造成全市乃至全国山地生态保护修复样板。建设东方红水库生态示范区、环多宝湖景观带、御临河滨水休闲带,整体打造统景温泉风景区等生态旅游精品线路,让绿水青山创造更多金山银山。六是着力深化改革开放。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加快促进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七是着力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强政策协同,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协同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合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联合打造基本公共服务跨区域合作先行示范区。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事关川渝人民福祉,是两地长远发展的百年大计。渝北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勇于创新的责任感,着力从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规划引领、完善政策支持、强化项目支撑、抓好督促落实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保障措施,切实把战略要求转化为战略行动,确保渝北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取得更大实效、实现更大作为。

(转自《重庆日报》)


编辑: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