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没负担 慢病有人管 大病可兜底
——我区深入推进“健康扶贫”纪实

 

贫困患者在区人民医院一站式服务窗口办理出院结算

本报记者 朱云卿 摄

  “照看一个人、拖累一群人、致贫一家人”,一度是贫困家庭的真实写照,也是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时强调,重点做好那些尚未脱贫或因病因伤返贫群众的工作,加快完善低保、医保、医疗救助等相关扶持和保障措施,用制度体系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

  2019年以来,我区把“健康扶贫”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工作重点放在尚未脱贫和因病返贫的困难群众身上,实施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让贫困百姓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八重保障、服务上门、一站式结算……为脱贫攻坚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线”。

  “八重保障”——实现困难群众应保尽保

  春光明媚,大湾镇金凤村一株株桃树长势喜人,53岁的脱贫户陈后素和老伴儿曾国福正在桃花基地忙着浇水、施肥。“身体好了,我们下地干活不比别人差,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心里才舒坦。”

  去年6月,陈后素上坡干农活时,腰背部突发剧烈疼痛,被乡亲们及时送到区人民医院,医生诊断为输尿管结石。“当时看她疼得受不了,我身无分文,孩子又在外打工,幸好有政府垫付医疗费,才得到及时手术。”曾国福算了下账,住院共花去9093.22元,除医保报销4905.5元外,他还得到了医疗救助2266.29元,红十字会兜底1767.72元,他自个儿只花了153.71元。

  医疗有了保障,小病没负担。如今,老两口到村上桃花基地打工,当起了管护员,按天计算工钱,半个月就有了3000多元收入,去年底老两口脱了贫。

  陈后素享受的正是我区推进的“健康扶贫”政策,该政策将医疗保险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大病救助制度,建立兜底保障机制,为困难群众构建起“三保险”“两救助”“两基金”“一兜底”八重医疗保障体系,力阻“病根”变“穷根”,最大限度避免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这八大医疗保障政策包括建卡贫困户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扶贫济困医疗基金、健康扶贫医疗基金、农村贫困人口扶贫医疗基金兜底。经八重保障后,我区贫困患者住院自付比8%,门诊自付比18%,看病就医负担大幅减轻。

  对“健康扶贫”政策深有感触的还有正在区人民医院做透析治疗的脱贫户宾朝春。2018年5月,57岁的宾朝春检查出患有严重的尿毒症,每周需要做3次血液透析,费用平均算下来要七八千元,这对仅种几亩稻谷和玉米的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同年7月,她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多种保障和大病兜底,仅2019年,她治病的费用就高达10余万元,而最终算下来,全年她只出了3200元左右。

  宾朝春说,如果没有医保,光靠自家种地的微薄收入,根本治不起病,哪谈脱贫摘帽,更不说像现在这样养殖家禽,还在村活动室打工赚钱。

  “八大医疗保障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群体,有几项保障政策还拓宽了保障途径。”区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说,比如,对患38类大病的农村低保、特困、贫困残疾患者进行兜底保障;对38个病种外的贫困人口门诊每年定额补助500元/年;开展贫困人口200元/人/年的健康体检等。

  让贫困群众基本医疗有保障,是“两不愁三保障”扶贫政策的内容之一。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62人中,参加城乡居民医保2315人,参加职工医保147人,参保登记率达到100%。

  “一站式”结算——困难群众不用再跑腿

  “这个政策好得很,住院的时候出示电子健康卡,就不用交钱,把病治好了,出院的时候再结算。”3月21日,在区人民医院贫困患者综合服务窗口办理出院结算时,贫困户李利文对先诊疗后付费的惠民政策大加赞赏。

  通过签订“先诊疗后付费”住院治疗费用结算协议书,李利文实现了先看病后交钱,到最后结算的时候不但个人花钱少,结算流程还便利。“这次生病住院,让我真真切切享受到了优质的医疗服务,感受到了健康扶贫给我们老百姓带来的实惠。”李利文说道。

  不仅如此,为更好地解决贫困群众看病报销手续多、时间长、来回跑的问题,渝北区还实行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服务,成立贫困人口“一站式”服务平台,凡在区内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贫困群众,出院时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办结、即时性结算,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贫济困基金、健康扶贫基金、精准脱贫保、健康扶贫兜底“一站式”费用结算。

  “老百姓只要拿社保卡、出院证明到一站式服务窗口,就能一次性把它办好。这项政策实现了老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方便老百姓看病。”区人民医院医保科科长杨烈利介绍道。(下转第二版)

编辑:陈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