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网  >   专题

脱贫致富路正宽 齐心协力奔小康
——玉峰山镇稳步推进扶贫工作侧记

  连续几场小雨,给位于玉峰山上的玉峰山镇双井村添了几分寒意,但脱贫户傅宗勇一家却忙得热火朝天。

  屋外,傅宗勇忙着为家里的一大群鸡鸭准备饲料,好在过年前卖出个好价钱;地里,妻子石全桂正忙着检查蔬菜大棚的保温措施;厨房里,母亲曾祥菊正忙前忙后,为一家人准备午饭。这个曾经贫困潦倒的家如今精气神完全不同了。

  傅宗勇一家的变化,正是玉峰山镇精准扶贫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玉峰山镇通过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双组长责任制、开展“两不愁三保障”排查工作、加大产业扶持等措施,认真制定帮扶办法,切实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今年,全镇脱贫巩固户年人均纯收入均超过了扶贫标准线,无一人返贫,实现稳定脱贫目标。

  扶贫政策送到家 脱贫致富有盼头

  提起傅宗勇,村里人都要夸上一句“是个孝顺人”。

  今年47岁的傅宗勇家住玉峰山镇双井村13组,是一名视力残疾的残疾人,多年来,靠打零工独自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和偏瘫在床的父亲。就在几年前,傅宗勇一家还居住在一栋土木结构的危房内,照顾父母之余还要为一家三口的生计和用度发愁。

  “多亏了扶贫好政策,我们一家眼看就好起来了。”提起这几年家里的变化,傅宗勇感慨道。

  镇上的工作人员了解到傅宗勇家的实际困难,在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评选过程中,将傅宗勇一家纳入了玉峰山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时,为他办理了低保,减轻了家庭负担。

  2015年,全国脱贫攻坚战打响,傅宗勇盼来了好日子。他靠着自己的勤奋,就近打零工,有了一些积蓄,借助扶贫政策,建起了砖混结构的两层楼房,当年便摘了帽。

  傅宗勇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精神,让村民们十分敬佩。在邻居的牵线搭桥下,他结识了独自带着两个孩子生活的石全桂,勇敢地担起了这份责任,三口之家变为了六口之家。

  精准施策助脱贫 产业帮扶拔穷根

  成了家的傅宗勇,上有父母、下有儿女要照顾,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如何把家庭经营好,成了夫妻俩最大的难题。

  扶贫扶长远,关键看产业,培育发展产业是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脱贫帮扶责任人第一时间了解到了这一情况后,便与傅宗勇共同商议:鉴于傅宗勇家房前屋后都有空地,适合就近发展种养殖业,增加家庭收入。夫妻二人说干就干,在镇上和脱贫帮扶责任人的大力支持下,购入了鸡苗、猪崽,建好了大棚。如今,经过几年的发展,傅宗勇家的大棚蔬菜扩大到了3亩,鸡常年存栏150余只,生猪常年存栏2头,日子越来越红火了。

  工作人员替傅宗勇算了笔账,傅宗勇母亲享受养老保险金1140元,全家土地流转收入6860元,低保金15720元,生产经营性收入26100元,生态补偿金1200元,家庭总收入51020元,家庭年人均收入12755元。

  “我们通过全面落实帮扶责任,将帮扶责任落实到人,推动扶贫政策第一时间传达、第一时间部署、第一时间落实。”玉峰山镇有关负责人说,为了加大产业扶持力度,镇党委还研究出台了《玉峰山镇2019年产业扶持办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到人到户资金发放,激励贫困户发展产业,带动了全镇12户脱贫巩固户发展特色产业。

  探索扶贫新模式 汇聚合力奔小康

  “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对于傅宗勇一家的脱贫故事,玉峰山镇旱土村15社的陈孔秀有同样的感受。

  今年47岁的陈孔秀和母亲、儿子相依为命。母亲常年患病离不开人,陈孔秀只能就近打零工照顾家庭,沉重的生活负担让这个三口之家一贫如洗。帮扶责任人在开展帮扶工作时了解到了这一情况,立即帮陈孔秀争取到了公益性岗位,每月增加收入1200元。

  同时,镇上还鼓励陈孔秀发展产业项目。2019年,为发展养殖业,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陈孔秀向渝北银座村镇银行申请了扶贫小额信贷5000元,购入鸡苗、鸭苗。今年,陈孔秀养殖了300余只鸡,100余只鸭,家庭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0850元。

  临近新年,为了帮助陈孔秀打开销路,镇上干部带头开展消费扶贫,一天内就帮陈孔秀卖出了110只鸡,收入1万4千多。“感谢政府的好政策,让我有了生活的奔头。”对未来,陈孔秀还有更多的打算,“明年再扩大规模,提高养殖技术,多攒点钱给家里添点东西。”

  扶贫工作永远在路上。脱贫攻坚开展以来,玉峰山镇积极探索扶贫新模式,一大批党员干部奋战在精准扶贫第一线,通过多种方式帮助脱贫巩固户发展产业项目、扩大销路,实现了以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在巩固扶贫成效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做好思想引导,提高脱贫巩固户发展增收的积极性,并通过入户开展养殖业技术指导、帮助扩大销路等方式,增强脱贫巩固户的信心。”玉峰山镇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玉峰山镇还将坚持思想不松懈、工作不松劲,聚焦重点任务,着力兜牢民生保障底线,盘活资源,合力破解难题,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提高脱贫质量,让贫困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编辑:官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