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把主题教育开展在群众家门口

  新华社客户端重庆11月6日电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重庆市渝北区牢牢把握问题导向这一关键,聚焦突出问题,学研查改“四轮同转”,把主题教育变成提高思想认识、为民服务解难题的过程。

  把“问题清单”变成“成绩清单”

  “第二批主题教育在群众家门口开展,要让群众叫好,就必须向问题叫板。”渝北区委书记唐川表示,搞好主题教育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同步谋划、同步开展,以学促研、以研促查、以查促改。主题教育的成效最终要落脚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解决问题上,落脚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

  据了解,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渝北区开展调研课题746个,查摆问题1964条,有力推动了全区各项工作。

  “从专题学习开始,就对标查找问题”。回兴街道组织委员李璐璐说,回兴街道将学习教育与解决民生实事一体推进、搞好主题教育与做好日常服务工作一体推进。目前街道办通过走访调研已经梳理出“十件民生实事”,包含23项具体问题。街道办班子成员根据分工认领任务,每个问题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将投资252万元进行整改,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成绩清单”。

  近年来,渝北区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全区近40%耕地处于撂荒状态。结合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的任务,渝北区委区政府积极推动“双十万工程”,即新建10万亩经果林、10万亩生态林,将其作为渝北实现农村产业发展,提升农村土地使用效率,解决农村土地撂荒问题,推动渝北乡村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主题教育要为民解忧,不是自说自唱

  “主题教育不是自说自唱,要解决好群众身边的烦心事、麻烦事、具体事,让群众真正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渝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唐建军说,自开展主题教育以来,全区共收集了103项老百姓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涵盖了教育、卫生、住房、养老、出行等各个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全区组织开展集中攻坚行动,实行“区领导挂帅、牵头单位举旗、责任单位出征、党员干部冲锋”工作机制,实行挂单整改销号制度,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能落实。在这种背景下,一些“老大难”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遗留问题,渝北区创新经济走廊建成区内,石盘河农转非安置房门市的产权办理和富兴苑一期安置房,曾长期困扰当地居民。据建成区指挥部用地处龙竹介绍,位于渝北区回兴街道石盘河三期的139个农转非安置房商业门市,自2007年以来,一直无法办理产权证,涉及群众约400人。富兴苑一期于2013年4月分配安置房8栋共计375套,安置群众560人,因施工单位未及时完善验收相关手续导致无法办理产权证。

  对此,渝北区委区府急群众之所急,高度重视历史遗留产权证问题,本着“新官要理旧账”的原则,把解决历史遗留产权证问题当作为民解忧的责任。区相关责任领导多次组织建成区、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区税务局、区公证处等部门沟通磋商、反复研究,并下达“军令状”。经过多部门强力推进,截至目前,119个门市和375套安置房权证已经发放完毕,受到群众一致好评。(下转第二版)

编辑:官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