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网  >   民生

托起百姓安居梦——渝北区开展住房保障惠民生工作纪实

 

  我区保障性住房项目环湖雅居B区外景

  本报记者 任天驹 摄

  70年前,新中国成立时,受经济发展水平、财力等多种因素制约,住房供应无法满足当时需求。

  70年间,渝北这座临空之城的住房保障与经济高速发展交汇互见,见证了百姓的安居乐业。

  保障性住房累计开工建设597.97万平方米,分配保障性住房8.1万套,保障性住房的覆盖面达到15.7%……从危旧住房改造到棚户区改造,从廉租房到公租房,从实物租赁到补贴租赁,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数据揭示了我区住房保障工作的历史性成就,织起一张密实的住房保障网。从延续城市文脉到留住美丽乡愁,这张保障网还在越织越大、越织越密。

  千百年前诗人杜甫关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唤,如今在渝北人身边正一步步照进现实。

  从“有住的”迈向“住得好”

  城市发展更温暖

  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区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949年的5平方米提高到2018年的40平方米。近8倍增长的背后,离不开住房保障体系的有力支撑。

  从福利分房的“僧多粥少”开始,居民忍受过筒子楼、大杂院、集体宿舍等窘迫的居住环境。随着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商品住房发展迅速,人们有机会享受到更好的住房条件,而不具备买房条件的老百姓则需要保障房来改善生活。

  住房,始终牵动着无数城乡居民的心。2008年起,区委、区政府将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廉租房保障制度。城市困难居民通过廉租房开始认识住房保障。

  今年夏天的一个早晨,在渝北区宝环路金石小区5幢1单元,70多岁的王奶奶从附近广场锻炼身体后,沿着即将建成的轻轨9号线走回家,在楼下一刷脸,智能门禁就打开了,她坐着电梯回到10楼46平方米的房屋,夏日余温的阳光跃进窗户,洒满整个房间。

  “做梦也想不到,我的晚年生活如此惬意,能在生活便利的地段安家,感到好开心。”王奶奶一脸满足地说。

  王奶奶原是国企职工,企业改制后被安置到保障性住房居住,转眼这一住就是8年。

  “幸好有政府的关心和照顾,安排的住房明亮透气,相当于我原先住处的近五倍面积,住起来可舒坦了!”王奶奶忍不住掰起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由于符合申请的各项标准,她的房租每月仅需50多元,若不享受任何租房补贴,这点钱怕是租金的零头都不够。

  为了扩大保障性住房房源,不断满足各个层次的住房需求,着力解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居住难题,2010年,我区开始启动公租房住房保障的5年规划,首批185万平方米、2.98万套公租房在木耳镇开工建设。2014年,廉租房和公租房并轨运行管理,并逐年放宽准入条件,申请对象范围扩大,受益面也同时扩大。

  其中,扩大保障范围后的效果十分显著。将新就业无房家庭、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同时实现阶梯式分级分档保障;向优抚对象、新就业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适当倾斜,增加受益家庭数量。

  对于50多岁的陈通碧来说,2015年12月10日是个特别的日子。那一天,我区首个公租房——“空港乐园”项目在木耳镇举行公开摇号仪式。陈通碧在拿到住房号后绕着“空港乐园”走了一圈,齐全的配套施舍、优美的小区环境让她兴奋不已:“太好了!终于不用一家三口挤在一个小隔间里了。”

  陈通碧和丈夫一起在渝北做了多年的环卫工人。收入不高的他们为了能有个落脚的地方,只能和其他3户家庭一起挤在一间狭小的房间里。像陈通碧这样有住房困难的外来务工工人,在渝北有多人。他们一直以来为社会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但是由于收入较低,很难负担城市中的租房成本。如今,陈通碧一家申请到一套两居室的公租房,一家人都有了自己独立的房间,这让陈通碧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希望。

  毫无疑问的是,公租房的“兜底”保障,已成为社会的安全网、稳定器,有效地减轻了城市化过程中困难家庭群体住房压力。截至目前,我区修建公租房项目2个、4.95万套,廉租房523套,发放租房补贴808万元,15万余名困难群众相继分配到改善居住条件的空港佳园、空港乐园、金石小区等保障性租房,从“忧居”实现了“有居”。

  (下转第二版)

编辑:官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