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悦来美术馆艺术展开展
多件展品全球首展 将持续到11月26日

 

悦来美术馆外景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任天驹 摄

部分参展作品

  本报讯(记者 欧云霄)近日,“临界·艺术展”在重庆悦来美术馆开展,市民从重庆国博中心步行5分钟即可到达重庆悦来美术馆免费参观。

  据悉,该展览面积达17577平方米,由著名策展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俞可策展,并邀请刘建华、缪晓春、隋建国、汪建伟、王鲁炎和徐震等6位当代艺术家参展。

  不同于其他当代艺术展,本次展览结合科技与当代语境中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在作品呈现中反映展示空间的创新,并通过多领域、跨学科的艺术理念和展览形式,串联起重庆悦来美术馆外的会展公园,并拓延到科技感十足的智博会智慧生活展示空间,指向充满可能性的未来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中多件展品属全球首次展出,其创作手法在国内也相当罕见。

  其中,王鲁炎2019年的新作《自我意识》《决策方式》《同一时空的不同性》和《自由的禁锢》四件展品,作为全球首展亮相“临界·艺术展”。其作品大多使用玻璃钢、工具、古董天平、纸雕、板材、塑料和涂料等寻常生活中的材料,并保留切割痕迹以及当时的算式和手记片段。

  刘建华创作的作品《方》曾于2017年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作品中,他用陶瓷和钢板在烈火煅烧中制取,截然不同的材料,分别代表传统农耕文化和现代工业文化,以脆弱与坚硬并存的媒介特质来探寻一种精神性的内在力量。

  缪晓春在2008至2010年期间完成的《从头再来》,利用三维软件形成的虚拟图像讲述了文明发展中的矛盾、冲突,在现代科技之下的人类欲望、文化记忆以及跨文化语境中所扮演的角色等。

  隋建国创作的《云中花园》系列作品则运用3D打印技术和光敏树脂,艺术家将身体(手)和物质(泥)接触产生的偶然痕迹,通过高精度的3D扫描转化为数据,再用3D打印把形体数据完好地放大,形成该雕塑作品。

  汪建伟的《寒武纪NO.6》,材料直接来自生产过剩的钢材市场,作品着眼点在于材料的历史,进而探讨当今科技与寒武纪地质血缘的关联。

  徐震的“永生”系列基本素材均来自古代雕塑,表达了艺术家在全球化背景和高度发达的科技下对文化的持续关注。

  “科技所带来的改变并非止步于最基本的生活层面,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事物的体验和思考方式。”策展人俞可表示,本次展览希望用一种契合的姿态去改变那些陈旧的知识和自以为是的工作方法,在一种动态实践中走进科学、思考艺术,让艺术真实地与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们形成有意思的相遇。

  记者了解到,重庆悦来美术馆位于重庆悦来生态馆二楼,在轨道六号线国博中心与悦来站之间,从轻轨站出口步行500米即可到达;自驾可通过手机导航搜索“重庆悦来生态馆”驾车前往。该展览将持续到11月26日,感兴趣的市民不妨前去感受艺术氛围。

编辑:官粳人